2020美國大選

川普
特別檢察官報告稱,川普在選舉案中面臨足夠的定罪證據

特別檢察官史密斯表示,如果不是2024年勝選,這位當選總統本應被定罪。

川普
川普將同時面臨兩起訴訟

檢察官史密斯和威利斯同時就2020年總統大選事件對川普提起聯邦訴訟和州訴訟。

川普
川普被喬治亞州指控干預2020年大選

川普及其盟友因勒索和共謀等罪名被喬治亞州起訴。

川普
川普出庭2020年總統選舉案,拒不認罪

這位美國前總統今年第三次被起訴,但他依然態度強硬。

川普
川普被控「史無前例」企圖推翻美國大選

美國司法部稱,儘管在2020年的大選中敗北,川普仍「決心繼續掌權」。

默多克曾預言若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被推翻將發生空前騷亂

投票機供應商Dominion對福克斯新聞的訴訟案釋出新證據。

川普
美國將舉行國會襲擊事件最後一次聽證會

這次聽證會的重點,是前總統川普在其支持者衝擊國會時的所作所爲。

川普的顧問曾多次告知其已經敗選

針對國會大廈騷亂舉行的第二場聽證會出示了相關證據,顯示美國前總統川普拒絕接受2020年大選結果。

川普
川普舉行「復出」集會

美國前總統舉行卸任後的首次集會,呼籲支持者在期中選舉中支持「美國優先愛國者」候選人,並暗示2024年他可能再度競選總統。

川普前律師朱利安尼被暫停執業資格

紐約州法庭裁定,朱利安尼在試圖推翻大選結果的行動中發表了「虛假和誤導性言論」,應暫停其律師執業資格。

共和黨新銳支持川普關於大選結果的不實說法

36歲的衆議員斯特凡尼克想要擊敗錢尼成爲共和黨黨團會議主席。她支持川普關於大選遭竊取的說法,這凸顯出川普對共和黨的持久影響力。

美情報界:普丁曾授權挺川普的「影響行動」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公佈的評估報告還得出結論稱,中國考慮過採取行動改變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但後來決定放棄這樣做。

大選之後重新審視中美大棋局(下)

徐瑾:美國外交有何變與不變?拜登時代中美關係走向何方?在地緣政治結構發生變化的大時代,中美雙邊關係,需要雙方作出實質性調整。

決定2020年美國大選的120場訴訟

張千帆:縱觀這次美國大選之後的120場訴訟,並沒有發現一起「舞弊」事件,更不用說足以影響選舉結果的大規模舞弊。歷史這一頁該翻過去了。

華人社會爲何對2020年美國大選存在諸多認知誤區?

餘智:出現這種認知誤區的原因包括感情好惡過於濃烈,知識結構搭配錯亂,價值觀不正,民主法治與進步理念欠缺等等。

美國大選:和平交權,憲法凱旋

盛洪:美國大選是對美國政治制度的極端考驗,我們作爲局外人,正好可以觀察美國大選的過程,看看她怎樣經受這樣的考驗。

川普
如何全面評判川普的對華遏制戰略?

餘智:中國的發展進步應該主要依靠本國民衆努力,而不能過分寄希望於外部壓力,尤其是那些缺乏「普世主義」理念的外國政黨與政治人物。

如何彌補美國民主的缺陷?

魯本斯坦:國會應該立即糾正川普暴露出來的美國民主的缺陷,可採取的初步舉措包括更早計票、強制披露所得稅、控制總統親屬等。

Dominion投票系統公司起訴川普律師朱利安尼

Dominion稱,朱利安尼及其盟友製造和散佈了彌天大謊,欺騙了無數人,讓他們相信Dominion竊取了他們的選票,操縱了選舉。

美國的「左右之爭」是「正邪之爭」嗎?

餘智:美國左右雙方在移民、種族歧視、福利等問題上的爭論,完全是民主社會內部不同政治與政策主張的爭論,而不是「正邪之爭」。

拜登宣佈美國將重返《巴黎協定》

拜登就職當日簽署的行政令還包括撤銷對美加Keystone XL石油管道的建設許可、撤銷「禁穆令」,以及終止美國退出WTO的程式。

FT社評:修復美國共和——拜登的艱鉅使命

拜登需要緩和日益加劇的社會分化,修復美國共和,恢復美國的道德聲譽。新政府還必須修復人們對傳統媒體的信任,遏制仇恨言論。

拜登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

拜登稱讚美國民主的韌性,呼籲國家團結起來,應對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他表示美國政治制度的根基經受住了考驗,但未提川普的名字。

拜登就職日「匿名者Q」陰謀論陷入危機

「匿名者Q」預言的全境停電、川普主持軍事法庭、民主黨人被大規模處決的場景並未出現,導致該陰謀論一些信徒的信仰破滅。

全盤保守主義之敗——美國大選的思想觀察

趙尋:如果不能從國際思想史角度,透視30年中國保守主義思想形成的機制,檢討觀想美國大選的偏失,我們就浪費了這麼好的一次提前到來的危機。

如何認識「利益集團」、「深層政府」與「華盛頓沼澤」?

餘智:部分挺川派對「利益集團」、「深層政府」與「華盛頓沼澤」的相關看法,缺乏對民主政治的基本正確認知。

川普
美國共和的瀕死經歷

馬丁•沃爾夫:只要右翼政治保持現狀,自大選以來暴露出的危險就不會消失。川普只是一個症狀,美國仍然面臨著後真相時代的危險。

川普
川普發佈離任講話

在預先錄製好的講話中,川普吹噓了他的個人功績,承認會移交權力給新政府,但完全沒有提到拜登的名字。

疫情與大選:川普到底做錯了什麼?

邵宇、陳達飛:疫情揭露了美國社會的分裂狀態,拜登贏得大選,與其說是因爲他可能做對了什麼,不如說是川普明顯做錯了什麼。

對拜登-卡瑪拉•哈里斯的期待:開啓美國大和解時代

連清川:拜登-卡瑪拉•哈里斯體系有極大可能開啓一個大和解時代,因爲他們是成熟、穩重和正直的政客。妥協和交易本來就是美國政治的核心原則。

一個在美華人對拜登新政府的期許

李偉東:候任總統拜登說:美國又回來了!這句看似平淡的宣言,說出了我四年的期待。是的,歡迎美利堅歸來。

「少數」與「多數」的轉換:美國民主制度還靈嗎?

董一夫:少數族裔所構成的「少數」近年來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政治權力,從而減少了在「少數服從多數」民主制度下做出的利益犧牲。

川普終於把支持者逼過界了嗎?

楊蓓蓓:發生了國會被襲事件後,對7400萬支持川普的人進行妖魔化成了一項娛樂,而這隻會讓美國更加分化。

川普
川普警告稱彈劾他會激起「巨大憤怒」

川普否認他對自己的支持者襲擊美國國會事件負有責任,並表示彈劾他會激起巨大憤怒,給國家帶來巨大危險。

媒體
美國主串流媒體是否背離了客觀獨立與言論自由原則?

餘智:美國主串流媒體在此次大選中並未背離客觀獨立與言論自由原則,而是很好地維護了這些原則,部分川普支持者的看法是偏頗的。

華盛頓市長呼籲暫時禁止公衆集會

華盛頓市長鮑澤表示她已請求內政部在1月24日前不要批准任何公衆集會,並要求川普宣佈華盛頓處於「緊急災難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