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美國大選

「少數」與「多數」的轉換:美國民主制度還靈嗎?

董一夫:少數族裔所構成的「少數」近年來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政治權力,從而減少了在「少數服從多數」民主制度下做出的利益犧牲。

近期,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美國:川普彈劾案已被衆議院通過,拜登就任總統在即……

不論從哪個角度看,美國現在的政治局面,都不能不說是民主的一種結果——雖然這種結果超出了理想的範圍。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的遊戲。人們之所以認可這個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就是規則所指的「少數」和「多數」,其構成不是板結的,而是變動著的:昨天的「少數」可能是今天的「多數」;今天「多數」中的一部分,可能成爲明天「少數」中的「少數」。當然,這個所謂「服從」,並不是「俯首」和「服貼」,而只是承認被稱作「民主」的這一制度的輸出結果罷了。況且,「少數」這個數量概念在美國政治中,也不代表力量的大小。那些衝進美國國會、被美國主串流媒體稱爲「暴民」、「極端分子」和「恐怖分子」的「少數」,顯然具有巨大的能量。在價值認同上,這些自稱爲「愛國者」、高舉美國國旗和美國南方邦聯旗幟以及帶有川普名字的旗幟的人,自認爲代表了美國的主流價值。

作爲一個「少數服從多數」的制度,民主所面對的一個難題莫過於如何讓在一場遊戲中成爲「少數」的人產生繼續參與民主制度(遊戲)的動機。一個共同參與的遊戲,少數人「不玩了」的結果,絕非意味著多數人的勝利。在民主制度下,「少數服從多數」的結果,是少數人在利益上的讓渡或讓步,是少數人在情感上的犧牲。

您已閱讀18%(540字),剩餘82%(23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