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主張「知行合一」,但他也說過「知易行難」。這樣就容易造成這個世界思想氾濫,而沒有行動的「知」只是危險的僞知識。錢永祥教授常年編輯《思想》刊物,爲華語世界的學術發表增添了思想的力度。他曾邀我圍繞「思想的力量」這個主題寫一篇評論,但我卻以爲思想的力量是不宜誇大的。畢竟,英國《大憲章》和「光榮革命」都起於利益之爭,似乎沒有什麼「偉大思想」的指導;法國革命則是有思想、有理念的,還產生了偉大的《人權宣言》,最後卻止於恐怖暴政。
1.「思想」也可以幹壞事
一說起「思想」,人們不免肅然起敬。毋庸置疑,人是會思想的動物,思想和語言是人類區別於一切其它動物的本質特徵。思想是有「境界」的,非聲色犬馬那些俗事兒可比。「思想家」也是給人高大上的印象,非凡夫俗子可比。中國人一度相信「科學萬能論」,後來又盛行「知識無用論」,卻對能被稱得上「思想」的東西一直沒有動搖過崇拜。不獨中國如此,世界其它地方亦然。至少,思想被普遍認爲是人類的無形資產,思想者也是芸芸衆生中特立獨行的極少數。
您已閱讀10%(431字),剩餘90%(37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