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

英國:向國際刑事法院提供建議的律師可能受到美國製裁

參與國際刑事法院針對以色列領導人戰爭罪案件的幾位高級律師接到英國外交部警告:他們可能受到川普政府制裁。

律師
洪世宏:中國涉外律師如何成爲發展中美關係的催化劑?

從事跨境法律服務的資深律師洪世宏表示,中美律師都是其國家制度文化的踐行者和創造者,具備足夠的智力和敏捷性成爲文化認知變更的催化劑。

律師
什麼樣的人生是值得過的——追思胡育律師

張千帆:胡育的英年早逝固然令人扼腕痛惜,但這個遺憾更多屬於我們活著的人,是我們失去了一個純粹、正直、永遠向上、自強不息的鮮活生命。

人工智慧搞定商業合同嗎?

生成式AI系統可以加快合同審查和發現違規行爲,但最大的可能是會與人類律師一起工作。

法律
「思之精神」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張千帆:思之的可貴之處不在於先知先覺或「殺身成仁」,而是用他自己的話說:「根據我的條件、我的可能,我能達到的最高成就,盡到最大的責任。」

戈恩
戈恩律師批評日本司法體系

參與說服東京地方法院允許日產前董事長獲得保釋的律師高野隆批評日本司法體系,稱「我遭到了背叛,但背叛我的不是戈恩」。

吳小暉
原安邦董事長近一年未見律師

已被判入獄的安邦保險前執行長吳小暉的律師們,已經有近一年時間無法與他們的當事人見面,引發外界擔憂。

科恩
川普前私人律師承認虛假陳述

麥可•科恩承認,爲美國總統就莫斯科一宗房地產項目所做的工作一直持續到2016年總統競選期間,先前他就此向國會撒了謊。

明星律師的好時光

不滿於老牌律所論資排輩的薪酬制度,一些年輕精英律師紛紛跳槽,這使他們能夠拿到與一流投行家相當的年薪。

人工智慧正在取代初級律師

技術已經造成法律行業約3.1萬份工作流失。據預測,39%的法律業崗位是未來20年裏可能被裁員的「高危險」崗位。

法律
孔傑榮:改革開放初期中外法律交流親歷記

孔傑榮:1979-1981年是中國法治的歷史性時刻。我願意提供一個簡短的回憶錄,與大家分享參與這段歷史的經歷。

茶園漫天的流螢飛舞

龍應臺:張思之到了九十歲還能屢敗屢戰,他其實可以有個別名叫西西,與經年在穹蒼打工的西西弗斯相濡以沫。

168名中國律師公開反對律所管理新規

這一新規禁止律師在網上或以抗議的形式爲當事人組織聲援,令律師們在涉及社會不公正的案件時無法求助於輿論和媒體。

維權律師夏霖被判12年監禁

法院以詐騙罪名判處夏霖12年有期徒刑。夏霖的辯護律師丁錫奎說,他的當事人在法庭上申訴無罪,將提起上訴。

律所
抑鬱的律師

邁耶霍弗曾在律所工作,後來轉行開了一家專爲律師服務的心理治療所。邁耶霍弗認爲,自己的律師經歷讓他更能理解律師光鮮表象下的辛酸。

律師
公共律師在轉型社會中的角色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我們希望公共律師不僅僅是技術類的專業人士,而是成爲各自社羣中的領袖人物,引導社會實現最高價值,推動政治法律體制不斷進步。

律師
北京律協改選風波:民主規則的倒退

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北京律協憲法專業委員會換屆選舉中發生了律師集體退場事件。原因是,改選辦法違背民主原則,把候選人變成律協領導的囊中之物。

中西律所合併中的融合難題

德同國際與中國大成半年前宣佈合併,但至今還未定下全面實施合併的時間。雙方的整合將面臨IT安全、文化衝突等許多方面的挑戰,令中國的法律學者和其他律所產生疑問。

律師
爲惡人辯護的「魔鬼律師」

韋爾熱斯曾爲當代最臭名昭著的一些罪犯辯護,如納粹頭目、豺狼卡洛斯、紅色高棉領導人和薩達姆,他甚至願意爲希特勒辯護。這位魔鬼律師曾說:「我的倫理就是對抗每一條倫理。」

媒體札記:死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陳寶成事件「死磕」的律師團們得到媒體背書。但,是就事論事談問題,還是就勢論勢論大義,勢必又成羅生門,選擇性失明其實不可能矯正。

「改革」法律援助將得不償失

英國律師蒙哥馬利:在英格蘭刑事司法體系下,控辯雙方都具有高水準的法律代理至關重要。只有這樣,定罪纔有公信力。可惜的是,政府正考慮對法律援助動大手術。

律師
律師的不道德之殤

FT專欄作家盧克•強森:西方社會對律師過於依賴。我們必須重新發掘個人責任,並運用仲裁等方式來解決衝突——並徹底避開律師。

律師
律師到企業謀職?

傳統上,佔據法律行業主導地位的是收費高昂的律師事務所,但經濟衰退帶來的成本壓力卻促成了公司內部法律顧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