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

朝韓關係緩和但各有其憂

張烈夫:李在明對北韓實行友好的實用外交,得到積極回應。但南韓受美國壓力大增,北韓將面臨俄羅斯支付能力限制和俄羅斯敵人打擊風險。

南韓
李在明的挑戰:在美中朝之間尋求外交平衡

鄧聿文:簡單來講,李在明的外交路線和政策會圍繞「倚美、友中、和朝」進行,務實平衡是其外交的特點與基調。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美元首通話與李在明的外交走向

曹辛:中美經貿磨合的艱難,問題遠不是一次元首通話可以解決的。就李在明政府已知的未來外交走向而言,恐怕中國的配合將至關重要。

南韓
每週時事分析:南韓選舉的本質與新政府的走向

曹辛:李在明未來將在中美日三大國間奉行均衡外交,而他就任總統後需要立即處理的議題首先是國內經濟問題,尤其是應對美國的關稅戰。

南韓
左翼候選人李在明贏得南韓選舉

這位共同民主黨候選人在高票擊敗保守派對手後承諾捍衛南韓的民主制度,並致力於重振經濟。預計新政府將很快與川普政府重啓關稅談判。

每週時事分析:南韓李在明的對外政策

曹辛:共同民主黨未來的外交政策將明顯地從當前執政黨的極右路線向中間路線偏離,而且偏離的程度還不小。

核電
歐盟要求捷克暫停與南韓公司的核能協議

歐盟委員會警告稱,南韓競標者可能受益於不公平的國家補貼。

中國黃海漁場激怒南韓

中國在爭議水域建設深海漁業養殖設施,被南韓官員和專家視爲一種「灰色地帶」策略。

南韓Poen引領電動汽車電池翻新之路

這家新創公司找到了一個利基市場,爲損壞或有故障的電動汽車電池提供翻新。

南韓
尹錫悅被罷免,南韓憲政體制度過危機

張烈夫:裁決凸顯了南韓憲法法院在維護憲政秩序中的核心作用,表明總統權力必須受到法律約束,警示當權者必須對選民和憲法負責。

南韓
每週時事分析:尹錫悅難回大位

曹辛:從南韓憲法法院對韓德株彈劾案判決的法律邏輯來看,尹錫悅難回大位,不少南韓政府部門也擔心他逃脫彈劾迴歸對國家利益的損害。

南韓
南韓朝野護憲之爭變爲備選大戰

張烈夫:南韓朝野兩黨由彈劾與反彈劾的之爭,逐漸演變爲彈劾後舉行總統大選的備戰。尹錫悅已將南韓憲政推向瀕危,令憲政命懸一線。

每週時事分析:美國開始戒備南韓

曹辛:美國能源部將南韓列爲「敏感國家」,美國還高度警惕南韓政府自文在寅時期開始實施的、在中美兩國間實施平衡的外交政策。

軍事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沒有美國,歐洲完全可以自衛

曹辛:在沒有美國的條件下,歐洲毋庸置疑地可以實現重新武裝和軍事自主。而尹錫悅被撤銷刑事指控逮捕令一事,則會不可避免地影響中韓關係。

南韓
尹錫悅戒嚴事件後南韓政局的非理性

葉勝舟:尹錫悅難逃「內亂罪」定罪和量刑;法院加速推進刑事審判;尹錫悅煽動民意操控政局試圖翻盤;右翼勢力出現極端言行。

每週時事分析:中韓正在日益走近

曹辛:從中短期來,中國在北韓半島的政策中心正在從北方向南方傾斜。南韓同樣非常需要中國,並歡迎中國外交中心的轉移。

南韓
南韓憲政民主能否擺脫危機?

張烈夫:從緊急戒嚴宣佈後的初期反應來看,南韓社會的應對是積極的。但其後社會呈現政治極端化,陣營撕裂日益嚴重,錯失取得社會共識良機。

受益於人工智慧熱潮,SK海力士利潤首次超過三星

SK海力士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同比成長逾20倍,達到8.1兆韓元。

尹錫悅戒嚴事件後南韓政局的理性

葉勝舟:實施戒嚴未死傷一人;迅速立案調查涉案高官;憲法法院加速彈劾案審理;軍隊及時止損與尹錫悅切割;崔相穆展現出高超的政治平衡。

南韓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尹錫悅正在仿效川普

曹辛:尹錫悅正在仿效川普,利用支持者保護自己,並同在野黨抗爭。同時,針對是否逮捕尹錫悅這一問題,南韓的執政者不拿主意。

祕密檔案顯示俄羅斯曾爲攻擊日本和南韓培訓軍官

洩露的俄羅斯軍方檔案,曝光了莫斯科準備在發生戰爭之際打擊日韓軍事目標及民用基礎設施的詳細計劃。

南韓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日韓兩國風景迥異

曹辛:要等尹錫悅的彈劾案蓋棺論定,中韓關係才能真正重新開始確定一些事;中日則可望在雙邊關係上止跌回暖,乃至嘗試雙邊戰略合作。

南韓
南韓代總統韓德洙遭國會彈劾

憲法法院法官的任命陷入僵局後,在野黨控制的議會彈劾了代總統,使南韓進一步陷入政治動盪。

南韓
南韓憲政危機的本質及其對北韓半島形勢的影響

張烈夫:南韓這場憲政危機本質上是尹錫悅追求獨攬的權力與在野黨維護民主權之爭,是南韓民主制度的一次「自我救贖」。

南韓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川普的個性與尹錫悅被彈劾

曹辛:尹錫悅被彈劾,既體現了南韓和部分亞洲國家民衆濃厚的民主意識,但也給南韓經濟和韓美同盟蒙上了陰影和不確定性。

東亞
每週時事分析:美日韓三國聯盟恐受重創

曹辛:美日韓三國因國家發展戰略調整,對外政策即將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對盟友的政策。中國可以調整政策,在東亞開出一片新天地。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民主主義深入南韓民心,但體制有缺陷

曹辛:南韓民衆的民主主義價值觀對南韓高層的制約機制,顯然已經容不下尹錫悅的存在了,這是南韓可以引以爲傲的。

南韓
南韓執政黨警告尹錫悅可能再次實施戒嚴令

尹錫悅所在政黨國民力量黨領導人韓東勳呼籲尹錫悅立即下臺,稱尹繼續擔任總統會使南韓及其公民處於極大危險之中。

南韓
每週時事分析:南韓戒嚴爲啥六小時就黃了?

曹辛:戒嚴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尹錫悅缺乏支持,就連他的執政黨內部都是如此。同時這場戒嚴也可能有俄烏戰爭的國際背景。

南韓總統可能如何被趕下臺

南韓議員將於週六晚舉行彈劾投票,要想成功彈劾尹錫悅需要300名國會議員中的三分之二投贊成票,然後由憲法法院做出最終決定。

南韓
南韓戒嚴鬧劇——總統制的又一敗兆

張千帆:此次戒嚴鬧劇希望只是見證了南韓民主之鞏固,甚或也可作爲對總統濫權的一記警告,但長遠來說還是恢復「第二共和」的議會制更安全。

南韓危機凸顯政治「復仇循環」

尹錫悅戒嚴令事件暴露了南韓民主的脆弱性。

南韓議員提交總統彈劾動議

尹錫悅實行戒嚴令失敗後,來自六個反對黨的約190名議員提交了彈劾動議。

南韓
南韓總統尹錫悅表示將解除戒嚴令

這位南韓總統在議會否決其緊急法令後放棄了該計劃。

朝韓深陷「囚徒困境」

葉勝舟:美韓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明顯強於北韓。北韓窮兵黷武,一味與美韓搞軍備競賽和軍事對抗,必然危機四伏、前路兇險。

北韓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朝軍赴烏克蘭作戰衆說紛紜

曹辛:北韓出兵烏克蘭可以提高自身的實戰戰術水準和武器效能,同時可能獲得俄羅斯的回報,這無疑會造成半島力量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