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南韓

南韓憲政危機的本質及其對北韓半島形勢的影響

張烈夫:南韓這場憲政危機本質上是尹錫悅追求獨攬的權力與在野黨維護民主權之爭,是南韓民主制度的一次「自我救贖」。

對於南韓來說,今年12月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南韓總統尹錫悅12月3日宣佈緊急戒嚴,11天後的12月14日下午,國會以204票贊成、85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針對尹錫悅的彈劾動議案。南韓國務總理韓悳洙依照憲法,暫時代理執行尹錫悅的總統職務。自此,由尹錫悅製造的南韓憲政危機趨於結束,轉向憲法法院180天最終裁決階段。

一、尹錫悅墜下獨裁決策與「對抗到底」性格的懸崖

尹錫悅早年命運多舛,50歲上因辦朴槿惠案奉調回首爾,才與金建希結識、成婚,格外珍愛小他12歲的嬌妻,爲保護夫人甚至不惜政治命運與在野黨對抗。有評論稱「尹錫悅一怒爲紅顏」,固然有些誇張,但尹錫悅一再獨斷專行的決策與「對抗到底」的執拗,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可謂性格決定命運。

您已閱讀8%(315字),剩餘92%(34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