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朝韓關係

朝韓關係緩和但各有其憂

張烈夫:李在明對北韓實行友好的實用外交,得到積極回應。但南韓受美國壓力大增,北韓將面臨俄羅斯支付能力限制和俄羅斯敵人打擊風險。

李在明總統就任不久,南韓軍方首先停止了邊界上廣播攻訐等實際行動,得到了北韓的積極回應。接著,南韓勸阻了邊界居民飄放傳單氣球,北韓近期也沒有飄放垃圾氣球。據韓媒報導,李在明7月3日就韓朝關係表示:「全面斷絕對話真是愚蠢行爲。應該以韓美之間堅實的互助協商爲基礎,改善與北韓的關係。」北韓方面雖然沒有公開響應,但也沒有公開拒絕。

目前看,李在明對北韓實行友好的實用外交,得到了積極回應。韓朝緩和,是有利於北韓半島穩定的好事。朝韓關係雖然出現緩和,但近一時期,由於外部原因,兩國也各有其憂:南韓受同盟國美國壓力大增,「美國優先」正替代美韓同盟;北韓派兵、生產武器和彈藥援助俄羅斯同烏克蘭的戰爭,將面臨俄羅斯支付能力限制和俄羅斯敵人打擊的風險。

「美國優先」的強壓讓南韓難以應對

李在明的開局是好的,施政一個月民調滿意率達到60%以上。他的壓力也很大,主要是國內的經濟衰退壓力與外交上美國盟友的打壓。

首先,南韓經濟衰退壓力陡增。南韓在經歷較長時間的快速發展、迅速完成工業化後,由於疏忽應對低生育、高齡化等社會問題,加之忽略對經濟體制的結構進行根本改革,在2000年之後,經濟成長率放緩,每5年下降1個百分點,下降趨勢一直無法擺脫。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南韓的潛在成長率今年將首次下降到2%以下,僅爲1.9%。今年將暴跌0.3個百分點。據韓媒近日報導,韓國開發研究院(KDI)8日發佈的《7月經濟動向》報告在時隔兩年多後,再次使用「經濟放緩」表述,並連續三個月維持這一研判。報告指出,受建築業持續不振和製造業調整影響,生產成長動能趨弱。雖然半導體出口和生產表現良好,但在美國大幅上調汽車等重點品類關稅的情況下,對美出口疲軟拖累整體制造業產出。統計顯示,5月製造業產出環比下降3%,其中汽車產量(-2%)連續兩月減少,金屬加工(-6.9%)因汽車與建築相關行業低迷而大幅下滑。報告分析認爲,5月起執行的首輪補充預算尚未產生實際提振效應。李在明總統上任後,應對經濟形勢,組織政府經濟主管部門和大型企業、財團研究對策;6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會議,表決通過第二輪補充預算案,決定向全體國民每人發放15萬至5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780元至2600元)的「民生恢復消費券」,期望刺激消費,拉動經濟成長。

其次,美國總統川普堅持「美國優先」原則,不僅要強硬加徵南韓的關稅,還要增收駐韓美軍的軍費。南韓新政府面臨的美國壓力非同一般。李在明先與川普通話,接著派出總統國安室長魏聖洛,並「全權授權」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赴美進行涵蓋貿易、安保的全面對美談判。從目前看,李在明總統沉著應對,進退有據。

但川普進一步施壓南韓。7月7日,川普宣佈8月1日起對南韓徵收25%對等關稅。川普在其自創的社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佈致李在明的信函稱:「長久以來,美國與南韓的貿易存在不公平」,「而25%這個數值對於解決貿易逆差失衡而言還遠遠不夠。」他警告南韓如果徵收「報復關稅」,美國也將在25%的基礎上追加關稅。南韓必須在三週內完成同美國的關稅談判,否則南韓只能接受提高的關稅。8日,川普對記者說,南韓是富有的國家;美國重建了南韓並在那裏駐軍,但南韓支付的金額太少。他聲稱,駐韓美軍4.5萬人(實際人數爲2.8萬),「(南韓)一年應該支付100億美元」。川普還舉出例證稱,美國正向許多成功國家的軍隊供應武器。南韓從中賺了很多錢,做得也很好。南韓應該自己承擔防衛費。據2024年美韓雙方協議,目前駐韓美軍經費,南韓每年約分攤13億美元。美國方面曾要求韓方明年分攤28億美元。川普總統要求南韓將國防預算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南韓每年應該支付100億美元。

川普對南韓分攤駐韓美軍軍費新開出的要價,對南韓是極爲棘手的難題。面對美國的獅子大開口,南韓政府9日回應稱將遵守既有協定。這顯然是不同意增收駐韓美軍軍費。若南韓不肯低頭,美國也不會善罷甘休。兩個盟友國鬥起來,可能兩敗俱傷,導致所謂堅固的美韓同盟出現分裂。

北韓可能面對雙重打擊

今年上半年俄羅斯方面不斷向北韓派出友好使者、友好代表團,兩國來往頻頻,同盟關係日益密切。這既反映雙方對去年軍事合作滿意,也表明對今後的合作有期盼。

據法媒7月9日報導,今年5月,由韓美日等11國組成的「多邊對朝制裁監測組」(MSMT)首次發佈報告稱,在俄烏戰爭三年期間,北韓已成爲俄羅斯重要同盟國,提供兵力、運送大量武器。武器彈藥方面,北韓從2023年9月起向俄羅斯提供相當於2萬個集裝箱的砲彈與相關物資,包括82毫米、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和170毫米口徑的各類砲彈等。2024年一年,北韓向俄羅斯提供了約900萬枚砲彈和多管火箭砲彈藥,分49次通過貨船運抵俄遠東港口,再經鐵路運至俄中西部地區的彈藥庫。兵力方面,北韓2024年將超過1.1萬名士兵派遣到俄羅斯參加對烏作戰,協助俄軍控制庫爾斯克地區,近期又追加派遣約3000人,援俄朝軍接受俄方的軍事訓練。勞工方面,據估計,北韓去年向俄羅斯派遣了8000名工人,並計劃今年上半年增派數千人到俄參加建築、代理加工業、信息技術和醫療等領域的工作。

北韓去年10月首次派遣了1.1萬名士兵,今年2月又第二次派遣了4000名士兵。先前,俄羅斯和北韓宣佈將第三次派遣6000名工兵和軍事建設人員。南韓國家情報院推測,第三次派遣的時間可能在7月至8月。CNN於7月2日援引烏克蘭諜報機構獲取的檔案報導稱,北韓正計劃派遣2.5萬至3萬名士兵支援俄羅斯。北韓援俄士兵和軍事人員將達4.6萬至5.1萬。

從俄羅斯近期與烏克蘭交戰日益激烈的程度判斷,從川普近日改口稱必須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看,俄烏衝突調停無效、俄烏戰情升溫成爲現實。在俄烏戰爭膠著狀態轉向持久戰的狀態下,俄羅斯迫切需要向北韓求援補充兵力;北韓在此時再派出兵力援俄,是鞏固朝俄血盟關係,應對地緣政治惡化、確保國安的長遠之策。

但在俄烏戰爭持續、地緣政治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北韓將不得不面對兩個嚴峻的現實問題:一是在長期的戰爭消耗下,以俄羅斯的經濟實力,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支撐下去,對北韓許諾的回報能否得到及時兌現。不久前,俄羅斯文化部長奧莉加•柳比莫娃率125人代表團訪朝,受到北韓領導人的接見和北韓文藝團體大型演出的款待。在演出中,舞臺背景幕布上放映金正恩流淚撫摸在俄羅斯犧牲北韓士兵棺木的畫面(南韓情報院近期透露600名北韓士兵戰亡)。有評論家認爲,俄羅斯可能尚未完全兌現北韓應得的軍援、武器彈藥酬金的協議。二是北韓有可能捲入俄烏戰爭。俄烏戰爭持久打下去,戰事也將擴大。戰火燃燒將無邊界可言。有評論家指出,北韓與俄羅斯前不久修建的朝俄鐵路、圖們江鐵路大橋等運輸線,可能像克里米亞大橋一樣,成爲敵方摧毀的戰略目標。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北韓勢必捲入戰爭中,受到經濟拖欠、戰爭拖累的雙重打擊。對北韓來說,那將是災難性的結局。

期望美俄等大國促進北韓半島穩定

川普政府第一任期以來,北韓半島在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地位明顯上升,美朝首腦三次會面無果而終。不僅沒有解決「北韓半島無核化」問題,反而隨著俄烏衝突加劇,促使俄朝恢復同盟關係,走向軍事合作,北韓半島出現冷戰時期的地緣政治對立局面。

樹欲靜而風不止。美方加緊對北韓半島的控制、施壓。隨著川普政府第二任期開啓,川普多次表示將尋求與北韓直接對話,使北韓半島再次出現對話解決的契機。北韓領導人並沒有同意對話。7月11日,在龍山國防部大樓召開的第22次韓美日參聯會主席會議上,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正在開場發言中表示:「北韓和中國正推進前所未有的軍力增強,這是帶有明確清晰意圖的舉動,我們必須正視這一點。」南韓國防部7月11日表示,韓美日三國當天已在濟州島以南的公海上舉行聯合空中演習,美軍B-52H戰略轟炸機今年首次來韓半島參加聯演;韓美日三國外長會1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盟系列外長會期間舉行,三方就韓半島局勢、地區安全合作以及三國經濟合作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

同時,俄羅斯也與北韓磋商加緊強同盟合作。俄外長拉夫羅夫於7月11日抵達北韓出席朝俄第二輪外長級戰略對話,12日與金正恩舉行會晤,拉夫羅夫稱讚兩國軍事同盟關係,稱北韓「堅定支持」俄羅斯在烏「特別軍事行動」,並對北韓表示感謝,宣佈將在庫爾斯克地區爲陣亡北韓士兵建造紀念碑。金正恩評價稱,朝俄兩國在所有戰略問題上看法一致,這符合同盟關係水準,也展現了朝俄兩國之間的高度戰略水準。金正恩表示,相信朝俄兩國會以主動而積極的態度應對急劇變化的國際地緣政治形勢,兩國協調一致的外交立場將爲保障地區和世界和平與安全作出積極貢獻。金正恩強調,朝方願一如既往地本著朝俄兩國條約精神,無條件支持和聲援俄羅斯領導班子爲從根源上解決烏克蘭問題而採取的一切措施,堅信俄羅斯必將在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偉業中取得最終勝利。

綜上所述,北韓半島因俄烏衝突以及川普第二任期解決俄烏停火、「北韓半島無核化」問題等,正在再次成爲熱點。近現代歷史證明,北韓半島有事,往往是因外部侵略、地緣政治對立造成。歷史的經驗教訓值得汲取。半島周邊的國家和東亞各國希望美俄等有關大國捨棄冷戰思維,支持韓朝緩和關係;希望韓朝兩國互釋友好,減少敵意,改善關係,促進北韓半島與東亞地域的穩定。

(注:張烈夫(Liefu Zhang),察哈爾學會研究員。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讀者評論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