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

尹錫悅戒嚴事件後南韓政局的非理性

葉勝舟:尹錫悅難逃「內亂罪」定罪和量刑;法院加速推進刑事審判;尹錫悅煽動民意操控政局試圖翻盤;右翼勢力出現極端言行。

首爾時間(下同)2月14日,南韓蓋洛普發佈的民調顯示,執政的國民力量黨支持率39%,環比上週升1個百分點;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支持率38%,環比上週下降2個百分點;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支持率34%斷層領先,國民力量黨三個候選人均爲5%;支持政黨輪替51%,比支持國民力量黨繼續執政高了11個百分點。這表明緊急戒嚴事件兩個月後,右翼民衆正在重新集結,中間選民對共同民主黨窮追猛打不滿,但未動搖民意基本盤,提前大選對共同民主黨明顯有利,如無特殊意外(李在明刑案終審有罪)將實現政黨輪替。

2024年12月3日22時23分至4日凌晨4時27分,尹錫悅實施緊急戒嚴僅維持6小時,給南韓政治、經濟、社會帶來嚴重動盪,高燒不退。尹錫悅1月15日被拘留、19日被逮捕、27日被起訴,屢創南韓憲政史首例。各路人馬紛紛登上歷史舞臺,搶戲搶主角,展示出非理性一面。

尹錫悅難逃「內亂罪」定罪和量刑。與在野黨有嚴重的政見分歧,就頒布戒嚴令已經匪夷所思,頒令後竟然直接命令軍隊逮捕國會議長、朝野兩大黨黨首等主要政界人士,佔領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國家情報院第一次長洪壯源作證,尹錫悅來電指示「趁這次機會全部抓住」。陸軍特戰司令郭種根作證,尹錫悅命令他「快破(國會)大門進去,把裏面的人員(議員)拉出來」;國會通過解除緊急戒嚴的表決後,並未接到尹錫悅或國防部長金龍顯「從國會撤出特戰部隊」的指示,特戰部隊是自行撤離國會。首都防衛司令李鎮雨作證,在戒嚴期間與尹錫悅通話六次,明確接到逮捕國會議員的指示。國家警察廳廳長趙志浩作證,接到尹錫悅逮捕國會議員的指示。反間諜司令呂寅兄作證,曾從金龍顯處接到一份「逮捕名單」,包括國會議長禹元植、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國民力量黨黨首韓東勳等9人;2024年3月尹錫悅曾召集金龍顯(時任總統警衛處處長)、申源湜(時任國防部長)等人直言將宣佈戒嚴。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4月10日投票,這強力證明尹錫悅預判執政黨慘敗,提前部署戒嚴以反撲。

您已閱讀26%(818字),剩餘74%(23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