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哈馬斯衝突

中東
喬治城大學教授卡姆拉瓦:川普和科技寡頭正在侵蝕美國民主的一些基本原則

卡姆拉瓦表示,民主取決於不同社會羣體求同存異的能力,是一個極難長期維持的制度。在新情況下,需要有新的保障措施來保護美國民主。

航運
青年運動武裝將限制對葉門附近國際航運的襲擊

該伊斯蘭主義武裝組織表示,加沙停火協議意味著只有以色列船隻會成爲打擊對象。

阿卜杜勒拉赫曼•阿拉斯塔爾:巴勒斯坦的苦難與呼籲

巴勒斯坦法律學者阿拉斯塔爾呼籲共同建設一個讓巴勒斯坦人和世界上所有人都能有尊嚴、安全與和平地生活的未來。

以色列
以色列駐華大使潘琦瑞:中以人民之間的紐帶可以造福兩國

潘琦瑞表示,今年1月以色列和中國將慶祝正式建交33週年,兩國應開展更多的專業對話和人文交流,促進兩國人民相互瞭解。

2024年國際時政大事盤點

葉勝舟:川普遇刺和重返白宮;以色列升級中東戰爭;OpenAI發佈首個文生影片大模型;尹錫悅緊急戒嚴「政治自殺」;歐洲大國政局動盪……

仇恨政治與民主黨的失敗

劉遠舉:技術和經濟的底層邏輯是合作、開放。所以,要想在現實中獲得生產力、發展、技術創新,從而獲得生存與發展,必然要拋棄仇恨。

巴以衝突加劇,國際社會須團結反戰

葉勝舟:指望安理會及時制止或改革後製止以色列並不現實,但聯合國其他機構的努力給人以和平的信心,匯聚更多道義和外交的反戰力量。

沙烏地媒體稱辛瓦爾爲「恐怖分子」引發反彈

沙烏地媒體監管機構稱,MBC集團某電影片道關於被以軍打死的哈馬斯領導人是「恐怖主義新面孔」的報導,「違反了王國法規和媒體政策」。

內塔尼亞胡的盤算

葉勝舟:內塔尼亞胡企圖利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前的寶貴時間視窗,通過持續戰爭凝聚民意,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總理寶座和政治生命。

中東
中東戰爭遊離在失控邊緣

葉勝舟:如果以軍襲擊伊朗安全命脈的核設施或者經濟命脈的石油設施,必然導致伊朗進一步激烈再報復,中東戰爭必然全面升級。

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白樂濰:政府有責任保護公民,即使這需要使用武力

白樂濰受訪表示,希望中國人民能夠了解以色列國的歷史和這場衝突的全部歷史背景,並將自己的立場建立在這一深入研究的基礎上。

巴勒斯坦加沙政府媒體辦公室主任阿爾-塔瓦布塔:國際社會必須向以色列施壓

阿爾-塔瓦布塔受訪表示,加薩走廊的局勢目前非常危險,國際社會必須進行干預,要求以色列停止對加沙的戰爭。

艾爾段的言論煽動起土耳其的反以情緒

隨著這位總統在選民中的受歡迎程度下降,其針對以色列領導人和加沙攻勢的尖刻言論越來越多。

川普
川普否認與內塔尼亞胡關係緊張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會晤內塔尼亞胡後呼籲哈馬斯立即釋放人質,但他在會談前也呼籲以色列「迅速結束」加沙戰爭。

以色列
國際法院: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領土非法

國際法院裁定,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實行的政策(從建立和支持龐大的定居點,到適用歧視性法律)和對東耶路撒冷行使主權都是非法的。

戰爭與關稅正重塑全球秩序

王英良:烏克蘭戰爭與加沙戰爭加速打破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同時中美關稅爭端和中美衝突也將導致全球經濟格局甚至供需的重塑。

全球反戰意願和努力正在壯大

葉勝舟: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以色列憤怒、對巴勒斯坦同情,西方陣營也出現明顯分化。巴勒斯坦在加沙生存空間變小,但在全球生存空間變大。

巴勒斯坦在華學者BELAL A.S. ABUHASBALLAH:國家的悲劇與希望

ABUHASBALLAH受訪表示,巴以衝突的解決辦法是以色列從其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撤出,並遵守從1948年至今的所有聯合國決議。

美國地方政府大筆買入以色列債券

這類債券的出售有助於支撐以色列的戰時赤字。

ESG
巴以衝突令挪威石油基金陷入兩難

奧斯陸堅稱其主權財富基金並非一項外交政策工具,但外界要求其在中東衝突問題上表明立場的壓力正在上升。

內塔尼亞胡的伊朗賭局留有避免全面戰爭餘地

前官員和分析人士表示,襲擊並不會迫使德黑蘭做出回應,但他們擔心現在已經越過了底線。

要求美國議員批准向以色列提供新援助的壓力與日俱增

由於伊朗的襲擊增加了援助問題的緊迫性,共和黨呼籲對援助方案進行投票。

教育
複雜世介面前,需要培養學生處理敏感議題的能力

徐海娜:從鍛鍊學生討論敏感議題的能力開始,讓他們天下事,事事關心,真正能夠做到開放式地討論任何問題.

蘇納克公佈打擊民主場所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的計劃

英國政府對在以哈戰爭期間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

拜登贏得密西根州民主黨初選,但面臨加沙議題爭議

拜登支持以色列對哈馬斯的戰爭,激怒了這個搖擺州的民主黨成員。

加沙戰火中,美國、伊朗與沙烏地的不同站位

何越:目前看來,伊朗爲建立一個基於伊朗-阿拉伯團結、孤立以色列的泛伊斯蘭地區秩序所做的努力,並未取得德黑蘭所期望的結果。

美國參議員將就援烏和邊境法案攤牌

在川普表示反對談判後,這一妥協性的法案面臨共和黨人的反對。

英國選民不滿工黨的以色列政策,如何回答?

何越:因爲大眾都預計工黨將取代保守黨執政,工黨的以色列政策是爲斯塔默進入唐寧街十號提前做好準備,即與美國和其他盟友保持一致。

美國敦促中國向伊朗施壓,阻攔青年運動武裝襲擊紅海

美國官員一再施加外交壓力,要求中國向伊朗轉達警告,以遏制青年運動武裝在紅海襲擊商船的行爲,但此舉尚未收到效果。

中東
阿拉伯國家擬製定加沙停火及釋放人質計劃

該計劃可能讓以色列得以同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正常化,條件是以色列同意朝著建立巴勒斯坦國邁出「不可逆轉的」步伐。

地緣政治風險給達佛斯的經濟樂觀情緒蒙上陰影

世界經濟論壇的討論集中在加沙和烏克蘭的戰爭,以及川普再次擔任總統的前景上。

美英打擊青年運動叛軍後油價上漲

軍事行動加劇了貿易商對全球石油供應的擔憂。

德國不再反對英國向沙烏地提供歐洲戰鬥機

在沙烏地阿拉伯保護以色列免受青年運動武裝襲擊後,德國政府改變了立場。

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正在權衡升級對以衝突的代價

黎巴嫩真主黨的哈馬斯盟友在其大本營貝魯特遇害,這對納斯魯拉的務實主義立場提出了考驗。

薩義德,巴以衝突,我們,鏡子

姚新勇:薩義德那些寫於半個世紀或三十年前的相關文章,每個主題、每段話,甚至每個字似乎都是專爲我們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