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工黨

英國選民不滿工黨的以色列政策,如何回答?

何越:因爲大眾都預計工黨將取代保守黨執政,工黨的以色列政策是爲斯塔默進入唐寧街十號提前做好準備,即與美國和其他盟友保持一致。

加入英國政黨後,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要時時準備參加補選,因爲非常多」。

此話真沒錯,我加入政黨還不到一年時間,已經助選了三個大選補選和一個地區議員補選。因爲只要有議員主動或者被迫辭職,就會馬上觸發補選。補選的好處在於,因爲沒有其他選舉,各黨可以集中錢財與人力,高密度和強度地搞競選。

去年12月我從自民黨轉爲工黨後,凡事就有了比較。比如相對於自民黨,工黨真大,黨員真多,黨內層級諸多,黨員與議員的關係就有了高低;不像我以前在自民黨,因爲人少,地區議員和黨員幾乎平等。而且自民黨內有華人分部,祖上都來自中國大陸,雖然政見不一,但幾乎每天用英語分享和討論時事。工黨裏的華人分部已經更名爲East and South East Asians for Labour,黨員來自東南亞各國,主席是菲律賓後裔,我好像是唯一來自中國大陸的黨員。如果說我對離開自民黨有任何想念,那就是華人自民黨內的密切溝通。

您已閱讀13%(392字),剩餘87%(26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越陌度阡

何越(Yue He Parkinson),母親、妻子、廚師以及雙語作家。以英文撰寫中國與世界;以中文撰寫英國與世界。著有China and the West – Unravelling 100 Years of Misunderstanding 《揭開中西百年誤解》、《讓世界愛上中國美食(西方中餐大師譚榮輝自傳)以及《撕裂的民主——「脫歐」陰影下的英國政治與社會》(即將出版)。

英國工黨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