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以色列

以色列駐華大使潘琦瑞:中以人民之間的紐帶可以造福兩國

潘琦瑞表示,今年1月以色列和中國將慶祝正式建交33週年,兩國應開展更多的專業對話和人文交流,促進兩國人民相互瞭解。

【本文是作者全球政要「百人百訪」系列高階對話的最新一篇。】

潘琦瑞大使出生於以色列特拉維夫。她畢業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主修東亞研究(側重中國研究)和英語語言學,之後於1983年加入以色列外交部。1986-1989年,潘琦瑞大使首次被派往國外,擔任以色列駐香港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在位於耶路撒冷的外交部擔任了幾年中國事務處官員後,於1994-1996年擔任以色列駐中國副大使。之後,潘琦瑞大使在以色列外交部擔任過多個職務,包括以色列駐菲律賓大使(2000-2003年),以色列駐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以及北馬其頓大使(2004-2006年)、經濟事務司副司長(2007-2014年),以色列駐希臘大使(2014-2019年)。2021年,潘琦瑞大使回到她作爲年輕外交官開始職業生涯的地方,擔任以色列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共和國大使。

以下是訪談實錄。

您已閱讀9%(377字),剩餘91%(38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資本與國家

王英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研究部創辦部長,「百人百訪」全球高級對話欄目主創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等,自2021年5月起成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