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壓力
應對壓力的「四步」方法

劉勁:應對壓力時要分析負面變化的來源,將其分拆爲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設計一套系統來改善可控因素,依照系統對可控因素採取行動。

學習
「躺平」是孩子的自我防衛機制,但家長能做的還有更多

專訪腦科學與學習策略專家王瑤:當孩子的學習困難,撞上一個被後疫情、網路、躺平、焦慮和「碎片化」定義的時代。

目標
從A到Abandon,你的新年目標爲何總是半途而廢?

章揚清:大部分中國人內心都有一對嚴厲的父母,不僅專門指出你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還愛翻舊賬。當你完不成任務時,內心是否也會出現這樣的聲音?

心理學
耶魯情商中心的一把「尺子」,如何幫孩子調節情緒?

海雅涵:孩子突然崩潰、大哭、狀態反常,往往是遇到了未知的情緒,也可能是在其語言表達能力之外的情緒。

徐瑾書單:蕭條時刻的心理學

徐瑾:無論硬核理論還是寡淡雞湯,心理學都是直麪人性的一部分。人心顛沛流離時刻,撫慰心靈何嘗不是功德,推薦三本好書。

爲何有些好點子無法推廣?

哈福德:爲什麼有些看上去不錯的想法在推廣後就失效了?任何產品或者服務都可以「規模化」嗎?

社會
人爲什麼會有偏見?

劉勁:偏見捆綁了一些比認知頑固得多的東西,包括邏輯思維和感知的交叉,認知與利益的綁定,思維體系的高替代成本,認知和利益的路徑依賴。

投資
爲什麼許多投資者總是過早賣出?

馬浩華:許多投資者一漲就賣,或者一跌就賣,這種由心理因素驅動的短期行爲並不明智。建立長期投資組合、保持投資纔是最重要的。

經濟學
開耗油車、買煤礦:「逆向邏輯」運用示例

哈福德:當今有些問題可以通過顛倒尋常的邏輯,做出與人們的預期完全相反的事情來解決,比如購買煤礦和駕駛耗油的汽車。

有時我們需要跳出自己的「部落」

社群媒體演算法讓我們部落化,不斷強化自己已有的觀念。我們需要找到辦法,戳破過濾氣泡,多暴露於對立觀點。

供應鏈
選擇太多不一定是好事

希爾:供應鏈短缺和氣候危機爲企業帶來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精簡產品品種範圍,以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簡化戰略。

心理學
從心理學看,爲什麼總有人苛求「完美受害者」?

覃凱鈺:我們希望世上一切都是可解釋的,萬事都有其因果而不是偶然。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本能地不願接受「純粹的倒楣」和「好人沒好報」,而是寧願認定受害者做錯了什麼。

假新聞
「停下來想一想」的智慧

哈福德:很多人傳播假新聞,是因爲他們沒有真正停下來思考。放慢一點,冷靜下來,真理之戰就打贏了一半。

經濟人書單:新春十大好書榜

徐瑾:閱讀是最快的學習方式,也是對自我的最好款待。一個人,打開一本書,就是一場屬於自己的智識探險。新春大快朵頤之際,不妨也換種智識的休憩。

同性戀
同性戀不是病,如何結束扭轉治療的鬧劇?

董一夫、龍大瑞:儘管同性戀已被去病理化,心理學研究也顯示扭轉治療會使人受到心理傷害,但扭轉治療依然很普遍。

教育
神經科學能解開青少年行爲的奧祕嗎?

《塑造自我》一書認爲,青少年乖戾、愛冒險的行爲,與青少年的大腦發育有關,這一認識應影響教育和社會政策。

心理學
人爲什麼做夢?

庫克森:一些研究人員認爲夢是無用的睡眠副產品,但多數睡眠科學家認爲,夢有兩個功能性好處,一是解決問題和創造性,二是情緒治療。

要改變學生圍著教師打轉的課堂模式

哥倫比亞大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學教授Deanna Kuhn認爲,老師不應成爲課堂上的權威,主導學習的還是學生自己。

領導力
毅力預測成功

貝瑞特:毅力在本質上是自控力,也就是克服挫折和困難的能力。美國學者發現,這種難以捉摸的特質超過天賦,可以預測哪些人有望成功。

心理學
現代青少年缺了什麼?

當今這一代青少年有了智慧型手機和社交網路,卻失去了成長過程中的冒險自由,難怪有這麼多孩子出現精神健康問題。

知識
你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

阿胡賈:心理學家發現,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比我們以爲的要粗淺。在解釋事物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訴諸於直覺而非因果推理。

上班族
上班族父母如何關愛寶寶?

沙拉蓋:嬰幼兒對父母的依戀將爲其學習調節情緒、與人交往和應對壓力提供基礎。上班族父母該怎樣讓寶寶依戀自己?

心理學
讀心演算法:科學的新前沿

阿胡賈:隨著研究人員探索我們腦海的祕密,他們可能會推測我們從未吐露的心思,這既神奇,又令人不寒而慄。

社會
警惕「黑暗三合一」特質再流行

「冷酷、操縱和自戀」的人格特質在精英階層更爲常見。發達國家的經驗顯示,市場無道德觀念會助長「黑暗三合一」行爲。

團結起來,犯最愚蠢的錯誤

何帆:1961年,一羣聰明得不能再聰明的人,做出了一件愚蠢得不能再愚蠢的事。這羣聰明人的領袖是甘迺迪總統。

生活
如何當好傾聽者?

FT專欄作家庫柏:大多數人都有值得一聽的內容,只要你幫他們說出口。首先是不要懷有先入之見,第二步是閉上嘴,保持安靜。

幸福感
幸福難,解釋幸福更難

科學評論人士阿胡雅:有關幸福的科學已成爲心理學一個極具爭議的領域,從業者甚至難以表述涅槃狀態,更別說量化了,倒是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的幸福概念更爲貼切合用。

心理學
別讓貪婪毀掉抱負

心理治療師沙拉蓋:貪婪是一種複雜的情感,具有兩面性,既可以激發創造力和革新精神,也可能毀掉一家公司、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和家庭生活。

姬十三的慕課表:現代人最需要心理學

果殼網CEO姬十三:焦慮、拖延症等越來越得到重視,時間管理、人際關係等問題也常困擾人們。現在也許是最需要心理學的時機,不過切不可抱著治療心理疾病的目的去學心理學。

我們都是大數據時代的海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規則已不同。你如何行動取決於你如何認識規則:大數據時代,合作比競爭更重要,交流比交易更重要,靈活的同伴關係比冰冷的階級鬥爭更重要。

姬十三的慕課表:當古典音樂不再是陽春白雪

果殼網CEO姬十三:在流行音樂產業高度發達的今天,聽古典樂似乎已是一種高雅的小衆愛好。但是實際上,得益於技術的發展,我們離古典音樂前所未有地親近。

姬十三的慕課表:抑鬱是潛伏在你身邊的黑狗

果殼網CEO姬十三:抑鬱症其實相當於心理疾病中的感冒,它發病率高,症狀也因人而異。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經將抑鬱情緒比作黑狗,它如影隨形,但你完全可以努力馴服它。

慕課
【姬十三的慕課表】做領導該怎麼開會

果殼網CEO姬十三:人總難免要開幾個無聊的會,但如果你是領導者,一定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明明你的展示條理清晰,論證無懈可擊,爲什麼大家就是提不起興趣?

Mooc
姬十三的慕課表:把學習當成娛樂

果殼網創辦人姬十三:MOOC開啓教育革命,讓普通人能免費享受國內外優質的大學資源,同時它也可以是一種新的娛樂方式。今天我推薦給你的是衛斯理安大學的社會心理學。

創業
創業讓人更幸福

FT專欄作家強森:創業家幸福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因爲根據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幸福的關鍵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讓僱員快樂

如今商學院最熱衷的研究課題之一是快樂。一些學者表示,當人們快樂時,他們會更加精力充沛,更少請病假,也更善於創造性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