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混改

從鋼鐵行業看國企混改走過的這十年

鄭志剛:國企只有引入民資背景的戰投才能實現「實化股東責任」和「形成制衡構架」的混改目的,十年過去,也許改革還在路上,也許改革的其他目的已實現。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現代企業制度?

鄭志剛: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是企業應該如何有效組織和運行,以實現人類社會現代化的目的。

通過深化國企混改推動民營經濟發展

鄭志剛:混改實現引入的戰投民資無疑將迫使傳統國企經營,甚至壟斷的領域向民資開放,吸引民營資本的投資,以此爲民營經濟的發展帶來契機。

從「國資監管」到「國資投資管理」

鄭志剛:我們從「國資監管」概念還原到「國資投資管理」概念不僅是中國對外走出去的現實訴求,也是對內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自然演進。

國企如何提升治理效率?

鄭志剛:所謂的治理效率指的是如何在已經搭建的公司治理架構下以更低的成本實現「確保投資按時收回並取得合理回報」這一治理目的。

商學院從北大方正破產重組案例中學到些什麼?

鄭志剛:改制後的北大方正如今走向破產重組,其問題的核心是從改制開始,北大方正就偏離了構建制衡的股權構架,有效防範內部人控制。

巴菲特的波克夏是如何「管資本」的?

鄭志剛:國企混改中一個嚴峻課題是國資控股鏈條如何實現從以往「管企業」向「管資本」轉化。波克夏無疑成爲國企混改「管資本」潛在學習的榜樣。

海航
混改後的海航爲什麼依然難逃破產命運?

鄭志剛:通過對海航混改案例的教訓總結,我們發現,國企混改走出「海航式困境」的關鍵是通過引入民資背景的戰投,形成制衡的股權結構。

有限合夥構架與重慶鋼鐵的「混改」

鄭志剛:在新一輪國企混改中,未來國有資本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就是投資的基金化,重慶鋼鐵混改開創了國企混改的新範式,值得推廣和借鑑。

國企混改:基金的「混」能否代替民資背景戰投的「混」?

鄭志剛:什麼纔是真正混改?國企混改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不是資本社會化,而是轉化經營機制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國企
國企間的「混」爲何沒有達到混改真正目的?

鄭志剛:爲何原本以「引入民資背景的戰投,實現所有制混合」爲內容的混改,在實踐中卻演變爲國企與國企之間「同一所有制之間的混合」?

格力控股權受讓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範式的轉變

鄭志剛:如何協調兩種不同來源和構成的「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將是國資未來實現從管企業到管資本轉化和切實推進國企混改的關鍵環節所在。

中國國企改革的困境與出路

鄭志剛: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帶來的專業化分工和在此基礎上實現的效率改善,是所有企業治理結構成功的關鍵。

國企混改的現實榜樣:國有上市企業

鄭志剛:從「管人管事管企業」向「管資本」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改革,是2019年國企改革推進重點,這也構成與上一輪「國企股份制改造」最具標誌性的差異。

從聯通到北方信託:國企混改的不變與變

鄭志剛:從聯通爲代表的央企混改試水,到北方信託爲代表的地方國企全面鋪開,爲我們評價國企混改過程中,公司治理制度設計理念的不變與變帶來新的契機。

民企的「混改」

鄭志剛:近期中國發生的民資控制權轉爲國資現象,是否意味著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建設今天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倒退?

債轉股
債轉股:披著市場化運作外衣的「預算軟約束」

鄭志剛:來自拉美、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及東北特鋼歷史上的債轉股案例表明,政府幹預色彩越濃厚,通過債轉股化解債務危機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民資成爲控股股東可以「爲所欲爲」嗎?

鄭志剛:2016年12月在浙江台州開工的杭紹臺高鐵,由於「民營投資聯合體」持股51%,引起諸多媒體評論的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