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國企混改

國企混改:基金的「混」能否代替民資背景戰投的「混」?

鄭志剛:什麼纔是真正混改?國企混改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不是資本社會化,而是轉化經營機制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近期,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據媒體報導,一些國家級混改基金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有望於近期組建成立。一方面,以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爲首的國家級基金系正迅速崛起;另一方面,多地國資基金戰隊也正加速擴容。以山東省濟南市爲例。基金規模爲50億元,首期規模爲20億元的濟南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基金將通過與國內外投資者合作,最終形成200億元的總體規模。不斷壯大的國企改革基金被認爲將進一步拓寬社會資本參與混改管道,助力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同時將進一步激發資本市場活力。

我們看到,初衷爲成爲國資委與實體經濟之間「隔離層」的國有資本投資營運公司至少在央企層面,由於國資委直接控股的產業集團已經存在,更多在扮演財務投資者的角色。它們作爲產業集團的戰略同盟軍,在產業集團混改減持實體經濟的股份後,成爲混改的實體經濟引入的社會資本之一。

在中國聯通混改的案例中,在國資委全資控股的產業集團——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下降爲36%之後,持股6.1%的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以下簡稱「國調基金」)成爲中國聯通混改案例中的所謂的國有資產投資營運公司。在中國聯通董事會的組織中,持股比例儘管高於引入的民資背景戰投BATJ,但國調基金並沒有委派代表自己利益的董事。我們知道,國調基金經國務院批准,受國資委委託,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其股東有中國誠通、建信投資、招商金葵、兵器工業集團、中國石化、國家能源集團(原神華集團)、中國移動、中交集團、中車資本和金融街集團等10家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金融機構,中國誠通的全資子公司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國調基金的管理人。按照國調基金設立的宗旨,國調基金「堅決以落實國家戰略、促進央企發展爲使命,以優化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提高央企產業集中度爲目標,以推動央企及國有骨幹企業轉型升級爲服務內容,以直接投資與搭建專業子基金爲主要投資方式,深度挖掘企業價值,努力擴展行業投資領域,充分發揮基金引領與帶動作用」。因而,在央企層面的混改中,國有資本投資營運公司很大程度在扮演作爲產業集團的戰略同盟軍的財務投資者角色。

您已閱讀20%(905字),剩餘80%(35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公司治理新視野

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他兼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獨立董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成員、北京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副會長,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泰康資產等多家公司獨立董事。著有《好公司都是設計出來的》《成爲董事長—鄭志剛公司治理通識課》《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公司治理:理論與證據》《國企混改的理論、路徑和模式》等著作。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