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拉韋

凱拉韋
該不該因職場廢話辭職?

FT專欄作家凱拉韋:廢話會讓聽者鬱悶,近乎有辱人格。但是否應該在一家滔滔不絕說廢話的公司待下去,則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凱拉韋
寧做擦鞋匠,不做銀行家

FT專欄作家凱拉韋:一般人認爲,擦鞋是一份卑賤的工作,但倫敦金融城的一位擦鞋匠認爲,擦鞋會給自己帶來滿足感,也會給顧客帶來愉悅,這與銀行業形成鮮明對比。

凱拉韋
美國線上的「惡棍」CEO

FT專欄作家凱拉韋:現代管理專家聲稱,成功的領導人應該謙遜、團結且善於傾聽,但美國線上的CEO阿姆斯壯,則用現身說法證明,這純屬無稽之談。

凱拉韋
可別忘了記憶力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我們渴望被人記住,是因爲那表明別人認爲我們是值得尊敬的人。也許穿戴式技術將可幫助我們記住人臉,但那樣的記憶就毫無價值了。

凱拉韋
比自誇更可惡的「他誇」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比自誇更可惡的是「他誇」,「他誇」之所以流行,原因不在於滿足自尊心,而是爲了推銷書籍、講座等。但如此赤裸裸的推銷真的能奏效嗎?

凱拉韋
經理們爲何不願炒人?

FT專欄作家凱拉韋:經理們總是善意地認爲,不稱職者將會改變,同時他們不願承認自己選錯了人,也害怕面對被迫解僱他人帶來的不愉快。

凱拉韋
跟老闆傳緋聞怎麼辦?

FT專欄作家凱拉韋:這的確令人沮喪。若是一個男人獲得成功,沒人覺得他需要解釋自己跟誰睡過。這種問題只有女性會遇到,而且很難應付。

凱拉韋
倫敦金融城裏的痞子

FT專欄作家凱拉韋:很多外匯交易員都舉止粗魯、爲人刻薄,大搞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無論是金融大霹靂還是金融危機,都絲毫沒讓他們作出任何改變。

凱拉韋
不該在一家公司待太久?

FT專欄作家凱拉韋:在同一家公司待很長時間表明你是個懶惰、不愛冒險、缺乏想像力的人?不!你必須向未來的僱主和招聘人員證明,你並非如此。

凱拉韋
eBay「商學院」

FT專欄作家凱拉韋:研究商業、市場和消費者行爲,你再也找不到像eBay這樣合適的地方了。12條源自這家拍賣網站的經驗,可以比肩在商學院學到的任何東西。

凱拉韋
超酷新生vs超富新生

FT專欄作家凱拉韋:要想在大學凸顯個性,擺酷比擺闊重要。幾十年來擺酷的原則或許沒變,但如今擺酷難得多,對大學生的危害也大得多。

戴姆勒
休假時別看郵件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戴姆勒推出郵件新政,讓員工不必在回到工作崗位的第一天就面對堆積如山的郵件。其實,我們沒有什麼好理由在假期處理郵件。

職場
經濟成長與性別平等

經濟成長與性別平等有什麼樣的關係?在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女性的發展機會如何?什麼樣的政策可以促進女性的機會平等?FT助理總編Khalaf的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啓示。

學習
我們爲何而工作?

總有人告訴歐美的孩子,「勤奮的中國和南韓孩子未來會跟我們搶飯喫」,他們塑造了工作狂似的亞洲文化的凶殘形象。然而,這也許只是個幻覺,勤奮工作其實並非「亞洲文化」,它背後的經濟和社會因素纔是更值得注意的。

露西
他爲何總盯著我的腳?

我開始相信一位同事專門爲了看我的腳而經過我的辦公桌。起初我對此一笑了之,然而如今我十分擔憂。有沒有簡單的辦法可以消除這種不安?

露西
如何對付滿嘴髒話的同事?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有位資深同事不斷以不堪入耳的髒話咒罵公司安裝的新電腦系統,我曾禮貌地請他安靜,他卻反脣相譏,我該怎麼辦?

洩密
有些工作是否不宜公開做?

FT專欄作家凱拉韋:讀者來信稱在航班上看到有人在航程中處理員工評估的工作,相關員工的個人資訊一覽無餘,這樣做合適不合適?

露西
薪酬不如級別更低的同事,怎麼辦?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同事的薪酬比你高,並不意味著你目前的薪水偏低。要麼徹底忘記這件事,要麼就大膽提出加薪要求。

露西
你敢示弱嗎?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我告訴同事們我要去會見一位女士,這位女士認爲我們工作時應該更弱勢些。同事們聞言都說:這想法多愚蠢啊。

露西
不怕關係網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監管機構擔心,老同事關係網會導致操縱,但事實不然,老同事關係網能夠增進資訊透明,員工與前僱主做生意是一種信任投票

露西
精英怎麼成了庸才?

我是牛津畢業的,剛工作不久,我發現我的大多數同事既不是特別聰明、也不是特別勤奮,這讓我感到困惑,我們公司很難進,可是爲什麼大多數人都如此平庸呢?——讀者。

露西
只求「夠好」,不求完美

FT專欄作家凱拉韋:任何瘋狂到在工作中追求極致完美的人,都不是「善的力量」。這種執著伴隨的是不爲人知的黑暗一面。

露西
時尚老太的建議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格利•布朗堅稱,對女性來說,最美妙的兩件事是充分享受性愛和賺許多錢。但她留下的真正遺產與性沒有任何關係,而完全是職場經驗談。

露西
「非常愛你的」上司

經理發給我的電子郵件中,落款處寫著「非常愛你的」。我回信該如何落款呢?我也寫「非常愛你的」,還是就寫「祝好」?

露西
野牛給高階主管上課

FT專欄作家凱拉韋:前一陣子,貝恩公司的高階主管前往大英帝國的前殖民地印度,去尋找自己的領導力潛能,被一頭野生水牛上了一課。

露西
我的面試對象

我是一名非執行董事,工作中的一夜情對象將成爲我的面試對象。除了不進入選拔委員會或不發展婚外情以外,我還有其它辦法嗎?

露西
溫布爾頓網球賽中的球童

FT專欄作家凱拉韋:要想成爲溫布爾頓網球比賽中的球童,必須經過一套獨特的訓練。這是世上最不願向現代管理方法做出任何妥協的培訓課程。

露西
爲什麼偏偏我倒楣?

我的同事幾乎每個人報銷的時候都虛報開銷,但我是唯一被抓到的。我該怎麼辦?自認倒楣還是揭發所有人?——記者,女,28歲

露西
從橡皮筋看管理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我經常會在家門口看到郵遞員丟棄的紅色橡皮筋。英國皇家郵政多年虧損的原因或許藏於其員工丟棄的小小紅色橡皮筋中。

露西
冒職業自殺的風險說實話?

在公司「大八卦」電話會議上,與會者一小時內講的管理學行話不少於90條。你不胡說八道,就沒法展示自己「胸懷全域性」。我該保持沉默嗎?——經理,男,34歲

露西
聰明人也做傻事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我們犯下的小錯往往給我們惹來了最大的麻煩,幾乎總是如此。我們知道做這些事並不明智,可我們還是照做不誤。

露西
無孔不入的品牌logo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我們對於品牌的記憶如此根深蒂固,以致於它們已成爲了我們本身的一部分,並且,當與我們親近的人與我們所熟知的品牌有所不同時,會大喫一驚。

露西
背靠大樹好乘涼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一篇部落格說,社交網路的出現,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依賴所在機構的名頭爲自己撐門面。可是說到底,還是大企業出來的人好找工作。

露西
大膽的人不適合公職?

我供職於一家大型公共部門機構。最近,一位善良且遠比我資深的同事告訴我,我永遠不會升職,因爲我「太大膽,不會升到高層」。我該跳槽嗎?

露西
在線辦公漫談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我們都想賺更多的錢、獲得更多讚賞、工作更加有趣。遊戲中長大的這一代人的辦公室和傳統的辦公環境也許相去不遠,都是好壞參半。

露西
不再當「怨婦」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我在工作中看到的一切幾乎都告訴我,越來越多的女性幹得更加出色,生活也過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