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國媒體愈發願意向全國兩會投入強大資源:不僅是爲完成宣傳任務,更是爲受衆探求政策走向。獸首拍賣中的理智與感情本是混戰一片,如今「文物價值」口水仗未息,拜男主角驚人表現所賜,又多了個「誠信價值」大作戰。
2009年3月3日

歡迎大家前來建言獻策。下午3時,電視畫面中,中國共產黨的九位政治局常委進入會場,與臺下來自各省份的政協委員們互相鼓掌致意,共唱國歌。每年春天,隨著政協會議和人大會議相繼開幕,中國的執政精英們都會通過這種方式開始「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近年來,隨著民衆對利益表達機制的日漸關注,中國媒體也愈發願意向全國兩會投入強大資源,十年前「無精打采」的地方都市報也紛紛自願投入重金進京大戰:不僅是爲完成上級的宣傳任務,更重要的是爲受衆探求政策走向。

至於央視,那更加是貢獻出最黃金時段,新聞聯播的女主播李梓萌也穿上了紅衣。張泉靈、趙普,甚至崔永元都在描述著他們各自欄目的設計理念,柴靜宣告她的新聞理想,今年想要用電視鏡頭「見證」人大分組討論時的博弈、爭辯:是誰投了反對票?爲什麼?

您已閱讀12%(346字),剩餘88%(24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媒體札記

作者徐達內,徐達內.COM創辦人。從紙媒、門戶、微網誌、電視中探尋中國輿論生態,記錄轉型時代片斷,熱評冷析,亦莊亦諧,給出不一樣的媒體摘錄。

相關文章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