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總統和電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在西方抗議聲中處決間諜沃維漢,中國政府體現出了強硬姿態。馬總統在《海角七號》上與頗多大陸意見領袖達成了相當共識。董文華再度亮相央視演唱《春天的故事》。在一輪對廣州扶持計程車業舉措的報導熱潮後,廣州媒體今日刊出人大代表視察新聞。

2008年12月4日

小企鵝就是愛冷靜。繼昨日始終將外交部發言人答問重點設定爲呼籲公衆「冷靜對待中法關係」後,騰訊今日再以此爲題製作今日話題,稱「在如何看待中法關係的問題上,就能探出一個人,他愛的能力的深淺」。專題起始便設下10道提問,包括第4條「你自認是否清楚,薩科吉執意要見達賴的目的」,第5條「你是否瞭解過,薩科吉要以何種方式見達賴?單獨見還是達賴同他人一起應邀出席」,第7條「家樂福可以抵制,讓你全家移民法國,你是否能抵制」,第9條「冷靜回答,給你一次法國遊,你是否能抵制」。

專題集合多篇相關文章,編輯在引語中直接指責「反華」是媒體炒出來的概念,不是政府看法,也不是事實:「在陳舊意識形態教育的基礎之上,一種我稱之爲商業民族主義的東西開始大行其道,從《中國可以說不》到《貨幣戰爭》,從《參考消息》到《環球時報》,對外部世界的資訊加以精心裁減後再商業化傳播,這種手法擁有了極大的受衆。在這樣的教育和資訊之下,敵意和不信任的氣氛在相當羣體中蔓延,一遇見特殊的事件,這種情緒就會爆發開來」。爲說明一味表現強硬的壞處,北韓被編輯們列爲沒有多少尊嚴可言的反面典型。

您已閱讀21%(480字),剩餘79%(18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