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4日
正如央視從昨天起就在各檔整點新聞裏表達對圓明園銅獸首拍賣的關注一樣,四大門戶作出了同樣的選擇,來自巴黎法院的判決佔據了一整天頭條。晚間,官方終於不再只是低調地說「不支持」,中新社發出稿件,國家文物局稱已致函佳士得公開表明強烈反對其拍賣圓明園文物的原則立場,明確要求撤拍。民間人士的奔走得到回應:「國內外有關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追索和促成圓明園文物迴歸中國的努力,反映了中國公衆和國際社會的普遍呼聲。我們希望有關當事人能夠理解和尊重中國人民的正當要求」。外交部新任發言人亦有類似表態。
環球時報此番沒有像網路留言那般義憤填膺,在因爲截稿時間錯過法院判決的今日頭版上,用「加劇民間緊張」、「攪動中法情緒」形容情勢。文中描述事乃「民間情緒」,並引用「分析人士」說法,站在法國政府立場分析所遇難題:一方面,法國政府無法強迫他人將文物歸還中國;一方面,法國政府無法忽視中國人民的感情,但持有者卻在「用要挾的口氣點燃中國的怒火」。
呼籲「有理有利有節」的聲音在這輪「民間情緒」一直得到媒體表述,但在官方表態要求「尊重中國人民」之後,事態難料。一方面推薦著學者們所述「僅有民族感情不夠」,一方面,網站編輯們也已經開始徵集民間表達,新浪和騰訊都在呼籲網民簽名抗議、抵制拍賣。
您已閱讀21%(536字),剩餘79%(20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