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8日
2008年,從春天到冬天,薩科吉的形象在中國媒體上展現爲一個巨大的S型。中國宣傳官員是有先見之明的,他們或許預料到急轉彎之後還有急轉彎,因此,即使是在這位法國總統以領袖姿態出席亞歐峯會期間,人民日報也不過就是給了篇內娣錳浮?lt;/p>
事實證明,宣傳官員們的謹慎是有道理的。無需強行轉彎,他們便可順暢地表達出中國政府對薩科吉的失望、憤怒、鄙視。
在傳達中國執政者對薩科吉會見達賴的不滿時,中國媒體主要呈現爲三個梯隊:作爲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外界解讀爲信號的人民日報,今日所刊不過外交部抗議表態,置於四版左下方,央視新聞聯播今日亦只是在後半時段口播一條法國資深媒體人發出公開信批評薩科吉,都還算不得重裝上陣;各地市民報紙則更進一步,新華社電稿標題基本均上頭版,其中如重慶時報、新快報、東方早報等更是以其爲頭版頭條,形容薩科吉之舉爲「悍然」,稱其「開創惡劣先例」;但要說報導力度之強,終非環球時報莫屬。
您已閱讀14%(406字),剩餘86%(24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