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版:大三通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經濟下滑與臺海的「大三通」成爲各門戶的報導焦點,有關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危言」則頻現媒體。比起馬總統的和氣,中國大陸媒體還是更願意給陳前總統的倒楣多些版面。

胡錦濤在遼寧、溫家寶在日本、李克強在上海、張德江在廣西……昨夜的新聞聯播和今晨的人民日報上,中國領導人所作表態無一不在強調如何振作信心戰勝經濟危機。

對中國就業狀況,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困難形勢的報導,經由中共中央總書記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考察言行,得到一次新的集中。市場化報紙與門戶網站在刊發新華社通稿時,強調了胡錦濤對「我國明年就業形勢非常嚴峻」的判斷。在昨夜新聞聯播畫面裏,這位中國最高領導人與求職大學生握手,希望就業服務人員幫助求職人員,「爲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今夏以來,有關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危言」頻現媒體:無法就業人數連創新高,求職期望薪水連創新低。「零工資」雖非第一年出現,但仍引發不同視角下的爭論。中國青年報發表評論認爲監管部門不能坐視「零工資」就業,因爲這會讓不少無良企業在勞動者「自願」中大肆侵權。而自家早前發表「零工資」求職報導的東方早報,則刊文發問:「零工資」的大學生誰敢要?作者建議在《勞動合同法》繼續堅定不移執行的前提下,通過適當途徑,讓願意「零工資」就業的大學生和企業走到一起,各取所需。雙方觀點中,門戶網站推薦多為後者。

您已閱讀20%(479字),剩餘80%(19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媒體札記

作者徐達內,徐達內.COM創辦人。從紙媒、門戶、微網誌、電視中探尋中國輿論生態,記錄轉型時代片斷,熱評冷析,亦莊亦諧,給出不一樣的媒體摘錄。

相關文章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