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森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經濟學
關注
馬克斯•韋伯: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轉折點上
韋森:韋伯思想世界是如此的博大紛雜、深邃繁複和撲朔迷離,以致於當代許多研究者都把韋伯著作和有關文獻,視作爲學術資源和思想「採礦場」。
2022年1月4日
閱讀
關注
疫情之下:反思改革歷程,當重讀馬克思
疫情之下,閱讀成爲一種集體選擇。復旦大學的韋森教授,從私人角度,談談他當下閱讀和寫作與思考。
2020年3月26日
經濟學
關注
經濟學,還是市場交易學?
韋森: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通過市場交易和貿易而進行生活、生存和資源配置的一門學問。華人研究者能爲完善經濟學做出什麼貢獻?
2019年10月8日
貨幣
關注
從「自然利率」到「實際利率」
韋森:貨幣理論是經濟學中最艱深部分,貨幣制度也是市場經濟運行軸心;要「實際利率」圍繞「自然利率」制定政策,對中國來說還很遙遠。
2019年2月10日
中國經濟
關注
中國風險之辯:探尋經濟成長的真實邏輯
韋森:中國仍處在一個大轉型過程中,基本制度還有計劃經濟時代的遺產,遺留下來的意識形態深深存在於官員思維中。
2017年8月6日
經濟學家
關注
赫希曼:「50年來影響最大的發展經濟學家」
韋森:除了生動比喻的「隧道效應」外,再訪拉丁美洲期間,赫希曼在巴西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迷人的悖論。
2016年11月23日
經濟學家
關注
「全球知識分子」赫希曼:早年生活和思想探索
韋森:赫希曼是從人類社會觀念史大背景中思考現實世界問題的思想家,他留下的是關於人類社會如何運作的觀念。
2016年10月20日
海耶克
關注
海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五)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通論》標誌着凱恩斯革命開始,海耶克在公開場合卻不置一詞。隨著研究深入,他或開始懷疑自己與凱恩斯論戰時所堅持的經濟學方法論基礎。
2014年12月7日
海耶克
關注
海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四)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海耶克對凱恩斯抨擊與商榷,刺激凱恩斯理清自身思想和術語;論戰是《通論》最重要推動力,《通論》是在海耶克的步步緊逼下逐漸形成。
2014年11月2日
預演算法
關注
現代大國根基:財稅改革與預算管理
復旦大學韋森:財政制度和稅收制度是關係到各方利益、經濟成長乃至長期生活發展的基本制度,「預算民主」意味著政府徵稅和花錢都要得到實質性的制衡。
2014年8月24日
海耶克
關注
海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三)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海耶克向凱恩斯發起了理論挑戰,主要是因爲理念、學理和對現實經濟問題判斷的分歧所致,而不是源自個人恩怨和情感不合。
2014年7月29日
海耶克
關注
海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二)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森:海耶克與凱恩斯的第一次會面是在1928年倫敦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會議主題是「商業週期」。一見面,這兩位高個子經濟學家之間就發生了激烈的爭辯。
2014年7月16日
海耶克
關注
海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一)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在20世紀30年代,在海耶克與凱恩斯之間曾發生過一場影響深遠的理論論戰,不但推進了對現代市場經濟運行的認識,也實際上催生了經濟學理論中的「凱恩斯革命」。
2014年7月8日
預演算法
關注
預演算法修改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十八屆三中全會把「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寫入下一步改革規劃,是重大的突破,但如何具體落實才是現代國家制度基本建設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最重要的改革。
2013年12月30日
中國經濟
關注
財權制衡與中國改革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森:預算民主建設是當下中國必須進行的改革,這是建立一個現代良序社會的必然要求。如何做實人大對政府全口徑預算的監督審查制度、建立健全國家的審計督察制度、強化財政部獨立財權和完善央行單一國庫賬戶制度,都需要深入探討。
2013年8月7日
新結構經濟學
關注
探尋中國經濟成長之路(續)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理論框架,仍需要把現代憲政民主政制度視爲經濟可持續成長的必要制度條件。只有當政府領導人的權力在現代民主政治安排中得到制衡,他們才能確當合宜地「成長甄別」和「因勢利導」。
2013年7月9日
新結構經濟學
關注
探尋中國經濟成長之路
編者按: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之中。高成長能否持續引發諸多爭議,現實與理論都亟待更新,後發優勢與後發劣勢的爭辯猶在耳畔,林毅夫教授的「新結構經濟學」備受關注也源自於此。本文爲韋森教授爲林毅夫新著的綜合性評述的上篇,期待引發進一步爭鳴與探討。
2013年7月9日
韋森
關注
中國經濟成長的經濟學與非經濟學解釋
通過評述《張軍自選集》,韋森教授探討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原因。他認爲外貿出口及其所牽動的投資高速成長是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主要貢獻因素,中國人的經商精神尤其是企業家精神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2013年5月20日
2013年兩會
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不應再設GDP成長目標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森:由政府制定國民經濟發展五年計劃及成長目標,實際上是計劃經濟的遺產。不設經濟成長目標,會更有利於中國成長方式轉變。
2013年3月8日
2013年兩會
關注
中國改革拖不起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森:中國全面的政治與經濟體制改革,等不起,也拖不起。越早改革,紅利越大,13億中國人的福祉越大。越晚改革,改革的張力和難度也會越大,制度變遷所要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這是我的新著定名爲《大轉型:中國改革下一步》的緣由。
2013年3月5日
韋森
關注
良序社會運行的基本原理
在這篇爲《通向奴役之路》新中譯本所作的序言中,復旦大學韋森教授回顧了這部二十世紀政治經濟名著的寫作背景和曲折命運,試圖解讀海耶克的學術思想對當下社會的現實意義。
2013年1月15日
2012年度報告
關注
《預演算法》修訂風雨與中國財稅改革
圍繞《預演算法》修訂的爭議,貫穿FT中文網2012全年。日前該法修訂三審擱置,或將推遲到下屆人大。一直努力推動該法修訂的復旦大學韋森教授認爲,這是「目前最好的結果」。在最近一次訪談中,韋森教授詳述了《預演算法》修訂背後的曲折,並再度呼籲以財稅體制改革推動中國政改。
2012年12月28日
林毅夫
關注
中國經濟增速已漸進下滑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三駕馬車動力不足,只說明短期中國經濟增速會下行。更深層的問題是,經過30多年的高速成長,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已經處於人類工業化進程的中後期,這導致中國整體資本邊際回報率下行,潛在經濟成長率在下移。
2012年11月5日
預演算法
關注
切莫撐開腐敗尋租的制度保護傘
FT中文網一直關注中國《預演算法》修訂過程中的爭議。本次邀請復旦大學韋森教授撰文,專談新《預演算法修正案》中取消「央行經理國庫」條款的相關問題,他認爲這是一項重大政府管理體制變革。
2012年8月16日
韋森
關注
預演算法修訂怎能「靜悄悄」?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預演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公開徵求意見後,官員、媒體、學界的反應都很冷淡,令人不解。應考慮延長征求意見時間,並將修正案全文公佈,供社會探討。
2012年7月20日
中國改革
關注
大轉型:中國改革下一步?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引入市場機制爲主軸的內部改革,與對外開放和加入全球分工體系的互動過程,可理解爲中國經濟社會的偉大轉型主要構成部分,權力制衡將是未來中國下一步改革的關鍵。
2012年5月24日
預算民主
關注
《預演算法修正案》亟需公開
復旦大學韋森:中國諸多民生問題,都與財政預算制度緊密相關。《預演算法》這樣一部關切到所有納稅人的重要法律,其修正案的討論必須向社會、尤其是納稅人公開。
2012年3月15日
2011年度報告
關注
中國改革下一步怎麼走?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回首中國改革之路,三中全會、鄧小平南巡、入世成就了今日中國經濟。靠政府投資所推動的高成長一旦下行,可能導向經濟衰退。在政府徵稅和花錢越來越上癮之時,當「市場化改革紅利」消耗殆盡之日,整體改革如何推進?
2012年1月4日
中國經濟
關注
市場的邏輯與政制的張力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森:中國民間借貸氾濫,一方面折射出中國金融體系內部的紊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國宏觀和微觀經濟的潛在問題。若不加以應對,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造成中國金融體系斷裂乃至經濟的整體衰退。
2011年11月14日
中國經濟
關注
韋森:政府作爲與不作爲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森:如果政府決策層不在改革與發展的一些重大、根本和整體問題上有所作爲,則「十二五規劃」的落實有堪憂之處,社會能否長治久安更值得懷疑。
2011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