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通過評述《張軍自選集》,韋森教授在這篇文章中討論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原因。他認爲外貿出口及其所牽動的投資高速成長是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主要貢獻因素,中國人的經商精神尤其是企業家精神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內容摘要:本文第一部分討論了1994年實行的分稅制改革對中國經濟成長的作用。與張軍所認爲的「分稅制改革帶來的地方政府行爲的變化是解釋1994年之後中國經濟市場化和工業化進程的關鍵」的觀點不同,本文認爲,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國政府財政收入超高速成長,是市場經濟引入到中國後經濟高速成長的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1994年所逐漸形成的分稅制的財政體制對過去二十多年的經濟成長有促進作用,但還構不成過去20多年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自上而下的層層發展主義的政府,最多是經濟成長的「助產婆」,而不是經濟成長的「主力軍」。
第二部分討論了政府基礎設施投資在過去20多年中國經濟高速成長中的作用。本文認爲,儘管基礎設施投資在過去二三十年中國經濟高速成長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帶來了諸多社會問題,如果政府官員大面積腐敗而屢治不果,以及地方政府負債累累,等等。中國的這種靠大規模政府投資所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需要轉型,且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第三部分討論了外貿出口在過去二三十年中國經濟高速成長中的作用,發現外貿出口高速成長,FDI的大量引進,以及由外貿出口高速成長所牽動的投資的高速成長,纔是過去二十多年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後十多年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主要貢獻因素。最後本文論證了中國人的經商精神尤其是企業家精神是推動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在京城以外,復旦大學的張軍教授可能是國內外最爲著名和最爲經濟學界同仁所認可的當代中國經濟學家了。作爲中國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中國經濟學人,張軍教授早年研究研究制度經濟學和產權經濟學,近十多年來又專注於中國經濟成長和體制變遷研究,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了百餘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僅在國內經濟學的權威期刊《經濟研究》上,就發表的學術論文就超過了二十篇,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按照不久前出版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影響力報告(2000-2004)》關於經濟學作者學術影響的統計分析,張軍教授在經濟學論文引用最多的前六十位作者中排名第十三位。前十位作者中,有四位是領袖人物(包括鄧小平、江澤民、列寧和毛澤東)。如果不計算這四位領袖人物,張軍的引用率則排列經濟學作者中的第九位。該報告還把經濟學研究領域劃分成六大領域,張軍教授在其所居的中國經濟發展與改革中位居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