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耶克

「休克療法」與高質量發展

秦逸飛:從2018年開始的大規模貨幣政策去槓桿運動,目前持續進行中。這是對過去四十年大週期的全面修正,全面逆轉了上一輪週期的核心特徵與底層邏輯。

海耶克
124歲的海耶克,還能教給我們什麼?

徐瑾:今年是海耶克誕辰124歲,他最大理論對手是凱恩斯。他爲什麼還不過時?或因他點出了關鍵事實:人類社會如要良性運轉,必須依賴自由市場。

林毓生去世,他留下什麼啓發?

徐瑾:面對傳統,我們何去何從?所謂現代化,就是西化麼?中國未來應該走向何方?學者林毓生用一生思考,爲這些問題的答案新增了新的維度。

反壟斷
海耶克與熊彼特會贊同當前全球「反壟斷」嗎?

夏春:筆者相信,一生反對權力集中與社會不平等的兩位經濟學大師會贊同當前全球的「反壟斷」,前提當然是採取好的方法。

知識
如何利用你不知道的知識?

盛洪:我們稱之爲「天道」、「自然法」或「規則」的東西,都是衆多個體依據自己的「知識」長期互動形成的均衡。

經濟學
經濟學,還是市場交易學?

韋森: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通過市場交易和貿易而進行生活、生存和資源配置的一門學問。華人研究者能爲完善經濟學做出什麼貢獻?

海耶克
海耶克:觀念如何戰勝觀念?

黃華僑: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似乎沒彌合各族羣裂痕。如果海耶克在我們這個時代醒來,他會怎麼說?如何比較米塞斯和海耶克的異同?

海耶克、列寧與中國國企改革

黃張凱:一百年前的十月革命,爲人類帶來了計劃經濟。一個世紀的實踐表明:計劃經濟效率低下,在全世界範圍潰不成軍。

海耶克
茅於軾:海耶克經濟學的中國意義

中國經濟學家茅於軾:海耶克經濟學對中國最大的啓示就是必須破除計劃經濟殘餘;只有建立了真正以保障個人自由爲核心的法治社會,才能實現持續繁榮和長治久安。

海耶克
海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五)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通論》標誌着凱恩斯革命開始,海耶克在公開場合卻不置一詞。隨著研究深入,他或開始懷疑自己與凱恩斯論戰時所堅持的經濟學方法論基礎。

海耶克
海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四)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海耶克對凱恩斯抨擊與商榷,刺激凱恩斯理清自身思想和術語;論戰是《通論》最重要推動力,《通論》是在海耶克的步步緊逼下逐漸形成。

海耶克
海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三)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海耶克向凱恩斯發起了理論挑戰,主要是因爲理念、學理和對現實經濟問題判斷的分歧所致,而不是源自個人恩怨和情感不合。

海耶克
海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二)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森:海耶克與凱恩斯的第一次會面是在1928年倫敦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會議主題是「商業週期」。一見面,這兩位高個子經濟學家之間就發生了激烈的爭辯。

海耶克
海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一)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在20世紀30年代,在海耶克與凱恩斯之間曾發生過一場影響深遠的理論論戰,不但推進了對現代市場經濟運行的認識,也實際上催生了經濟學理論中的「凱恩斯革命」。

海耶克
海耶克論自由的創造力

歷史學者林毓生:在二十世紀以社會理論闡揚自由主義真諦的大家,當推博蘭尼與海耶克。他們的理論主要是建立在法治的觀念之上,而其最重要的關鍵則是自由產生秩序的洞見。

經濟自由主義地基牢固

金融危機讓經濟自由主義受到打擊,但是大廈的地基依然牢固。經濟自由主義的有其好處,也有缺陷。FT經濟評論員塞繆爾•布里坦(Samuel Brittan)分析了它的前景和挑戰。

韋森
良序社會運行的基本原理

在這篇爲《通向奴役之路》新中譯本所作的序言中,復旦大學韋森教授回顧了這部二十世紀政治經濟名著的寫作背景和曲折命運,試圖解讀海耶克的學術思想對當下社會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