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根據中國經濟學家茅於軾在北京 「人文經濟講座」一次演講稿整理而成,FT中文網獲得授權刊出,茅於軾亦爲人文經濟學會理事長。
首先我想先講一講人文經濟學會,人文經濟學會是2012年7月份由幾個年輕人加我一個老頭組織起來的,到現在馬上就三年了。這個學會成立三年來人數很少,專職人員就兩三個,但在很多志願者、學者、企業家的幫助支持下,這個只有兩三個專職人員的學會在國內已經有了一定影響。這個學會的任務就是普及經濟學,培養邏輯思維。研究經濟學需要很多邏輯思維,我覺得中國人缺乏邏輯思維。跟西方人比較,中國自然科學很不發達,而且經濟學本身也有它的用場。所以我非常相信這個學會有很大的需求,大家對學習經濟學還是很有興趣的。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海耶克經濟學對中國的影響。
我想大家都知道,海耶克最有名的一本書是《通往奴役之路》。海耶克所剖析的這條路走走走,最終走到地獄去了,我的發言就是從這本書講起。海耶克是一個自由主義旗手,寫了《自由憲章》、《法律、立法與自由》等很多關於自由的書,一直到今天還有非常大的影響。我首先從《通往奴役之路》講起,然後再講講他的自由主義的思想。
您已閱讀6%(481字),剩餘94%(71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