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

OpenAI
微軟將在OpenAI新董事會中擔任觀察員

生成式人工智慧新創企業OpenAI的主要投資者在經歷一週動盪後尋求加強公司治理。

奧爾特曼將重新擔任OpenAI執行長

新董事會一開始將由前Salesforce執行長泰萊、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和OpenAI現董事會成員、問答平臺Quora執行長德安吉洛組成。

解僱奧爾特曼的OpenAI董事會成員是誰?

一名Facebook前高階主管、一名人工智慧研究員、一名科技企業家和一名電腦科學家,這四位曾是可以左右OpenAI大局的人物。

不上市的泰康保險是如何規範公司治理的?

鄭志剛:對董事會作爲公司治理核心的尊重往往是一家企業治理文化的集中體現。那麼泰康保險又是如何體現對董事會作爲公司治理核心的尊重呢?

馬斯克
特斯拉股東起訴馬斯克天價薪酬協議

世界首富馬斯克本週將出庭,證明自己配得上560億美元的股權獎勵。

德國沒有真正的CEO

施託貝克:戰後德國逐漸形成的具有雙層董事會的公司治理架構帶來了穩定性,但如今已變得過於僵化,阻礙了變革。

中國獨董制度:從監管推動到法治驅動

鄭志剛: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的獨董將成爲一個令人尊重的羣體。令人尊重不是由於你的兼職薪酬,而是由於你的職業操守、專業素養和職業聲譽。

爲什麼在證券投資基金的治理構架中沒有董事會的一席之地?

鄭志剛:證券投資基金中有限合夥人與普通合夥人二者之間的代理衝突,又是通過設計怎樣的治理構架來加以緩解的呢?

香港大型上市公司董事會未能實現性別平等

香港上市公司在實現董事會性別平等方面進展緩慢,落後於全球同行,配額可能是解決這一情況的唯一途徑。

董事會是公司治理所必須的嗎?

鄭志剛:圍繞設置董事會所應遵循的原則,從明清時期晉商商號治理實踐中,我們將能從中得到哪些啓發?

WeWork
WeWork將被軟銀接管

資金短缺的WeWork董事會同意接受軟銀的數十億美元紓困和投資方案,把公司的控制權交給軟銀,並將聯合創辦人諾伊曼請出董事會。

實施員工持股計劃,這兩家民企做對了什麼?

鄭志剛:好的公司治理制度,不僅是讓股東行使所有者權益,也爲了讓股東或員工相信,這是公司實施各項計劃的莊嚴承諾。

此一時彼一時的國企高階主管薪酬改革

鄭志剛:希望政策制定者在新一輪國企改革政策制定中少一些行政計劃思維,對市場經濟多一點敬畏。

董事會獨立性應加強還是削弱?

鄭志剛:外部董事主導的董事會看上去更獨立,但獨立的代價是專業性的喪失和內部控制的鬆懈,事實真的如此嗎?

董事會
Lex專欄:盈德氣體不光彩的內鬥

盈德氣體董事會內鬥讓人質疑相關董事是否稱職。爲了平息風波,盈德董事會需要全面洗牌。

社會

盈德氣體董事會權爭公開化

現有董事會分裂成兩派,各自尋求罷免對方。若干少數股股東可能成爲「造王者」。與此同時,一家外國企業正對盈德發起收購。

塔塔集團董事長被炒

所謂的「文化衝突」,使密斯特里失去前任、塔塔創辦家族掌門人拉丹•塔塔的支持。拉丹•塔塔復職爲臨時主席。

企業董事需要社群媒體

Tapestry Networks合夥人古德曼:社群媒體用戶和企業董事似乎分別存在於兩個平行的宇宙。但在21世紀,董事會在履行職責時有必要考慮社群媒體。

股東
反思企業管理者的職責

FT專欄作家凱:現行法律要求企業管理者考慮決策的長遠影響,而不是隻考慮股價。但證券市場的壓力有時會迫使他們做不符合企業長遠利益的事。

董事會
董事會性別配額的風向標

FT歐洲版主編託尼•巴伯:德國企業的董事會性別比例出現長足的變化,如果德國企業打算擯棄舊習,歐洲其它國家則無法繼續推脫責任。

挪威董事會性別配額制度的啓示

挪威社會的包容、透明、較小的收入差距、對公平公正的看重,使挪威順利推行董事會性別配額制度。但企業真正看重的是專業技能,而非性別。

董事會
女董事帶來更佳業績?

Lex專欄:各類統計研究都顯示,女性董事比例較高的公司有更好的財務及股市表現。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著因果關係呢?

招聘女董事

公司董事會已有一名女性成員,我們準備再招一名。我面試了十幾名女性,但沒找到一個能爲董事會帶來足夠價值的人選。要麼湊合招一名「二流」女性?——非執行董事,男

董事會
董事會:中年男人的戰場

FT專欄作家盧克•強森:瘋狂的辦公室政治或許是中年危機的外部表現,因爲董事會絕大部分由45至60歲的男性把持。

董事會
當公司董事如入雷區

FT專欄作家強森:每位風險資本家都投資過陷入困境的公司——無瑕的記錄意味著,他們沒有做出足夠的努力。擔任一家志向遠大企業的董事就像步入一個雷區:膽小者莫入。

董事會的女性名額

FT專欄作家希爾:無休止地爭論董事會女性名額問題,轉移了公司對女性高階主管稀少問題的注意。應強調一個更加多樣化的管理團隊所能帶來的好處。

女性
「女董事」越多越好?

挪威女性成爲公司董事的比例全球最高,因爲該國法律規定了40%的佔比下限。但一項調查發現,董事會中有更多女性,對公司價值未必是好事。

董事會
董事會應該有根攪屎棍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每家公司的董事會里都該有一個爛人,他們不介意惹惱別人,完全不考慮人際關係,並且很樂意充當攪屎棍。

董事會
董事會爲何炒CEO魷魚?

不久前,通用汽車執行長韓德勝在任職僅8個月後被迫出局。在何種情況下,董事會採取這種非常措施纔是合理的呢?

股東
我們需要更負責任的股東

英國財政部官員邁納斯:公司有法律上的所有者,即由董事會代表其利益的股東。在實踐中,股東表現卻不像是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