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公司治理

不上市的泰康保險是如何規範公司治理的?

鄭志剛:對董事會作爲公司治理核心的尊重往往是一家企業治理文化的集中體現。那麼泰康保險又是如何體現對董事會作爲公司治理核心的尊重呢?

除了實現外部權益融資,上市通常被認爲是通過成爲公衆公司,履行資訊披露義務,透明化公司決策流程,規範公司治理,使公司基業長青的重要途徑。也許很多讀者並沒有注意到,儘管沒有上市,但泰康保險在公司治理規範上做得可謂有板有眼,甚至超過一些上市公司。成立於1996年的泰康保險是一家涵蓋保險、資管、醫養三大核心業務的大型金融保險服務集團。在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泰康保險以406.0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346位。

6月19日,作爲泰康資產的獨立董事,我和其他獨立董事和外部監事一起到泰康之家——燕園和泰康研修院調研。同行的外部監事範奎傑先生是當年泰康創辦過程的親歷者。他分享了很多一手的故事,爲我們瞭解泰康保險獨特的治理文化提供了難得的資訊。

那麼,不上市的泰康保險是如何規範公司治理的呢?

您已閱讀15%(349字),剩餘85%(20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公司治理新視野

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他兼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獨立董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成員、北京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副會長,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泰康資產等多家公司獨立董事。著有《好公司都是設計出來的》《成爲董事長—鄭志剛公司治理通識課》《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公司治理:理論與證據》《國企混改的理論、路徑和模式》等著作。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