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科學家都可以確認一個事實,兩件事同時發生多次,並不代表一件事是導致另一件的原因。試圖解釋兩者的聯繫往往是種挑戰。圍繞公司董事會成員性別構成的長期辯論也是如此。隨著要求更多女性進入董事會的政治壓力加劇,各類統計研究(從麥肯錫到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都顯示,女性董事比例較高的公司有更好的財務及股市表現。問題是原因何在。
瑞信(Credit Suisse)研究院發表的研究報告,分析了全球超過2300家企業的數據,提供了一個在直覺上具有吸引力的解釋。首先,該研究報告注意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和之後股價回報率的區別。在大市值股票中,有女性董事成員的公司,過去六年的表現超過沒有女性成員的公司26%。在小市值股票公司中,這個數字是17%。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更好的表現都出現在2008年動盪之後。研究還指出,當董事層有女性代表時,公司負債率往往較低。不僅如此,有女董事的公司,在2008年後負債率的下降速度更快。
明智的是,報告的作者們不願就此得出輕易的結論,他們承認這些數字不能證明什麼。但其中一種解釋可能是,女董事往往會鼓勵風險規避——這在市場環境由繁榮轉爲慘淡時尤爲有利。若真如此,這一結論就帶來一些有意思的潛在影響。首先,一旦商業氣候發生變化,遊戲主題轉變爲冒險和成長,投資者是否還應該全心全意歡迎女董事,這點還不清楚。話說回來,對於那些反覆冒太高風險的公司,政策制定者或許應該考慮將女性塞進其董事會。這讓人想到一些銀行。有沒有一些足夠勇敢(和討厭風險)的女性,自願擔任巴克萊銀行(Barclays)或瑞銀(UBS)的女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