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滿,當然指「滿洲」。它是十七世紀初替大明帝國看守東北邊疆的一個部落首領努爾哈赤,叛明自立以後所定的「國」名。猶如稍後李自成、張獻忠反明稱帝,改國號爲「大順」、「大西」一樣,在其「國」內,無論征服者還是被征服者,不分原屬滿蒙漢或是鄂倫春、鄂溫克、赫哲、北韓等族,統稱「滿洲」。因而它自始就是以部分滿族軍事權貴爲核心組成的多民族共同體的稱謂。到皇太極崇德元年(1636)改國號爲「大清」,將原先的滿洲八旗擴展爲滿蒙漢各八旗,仍然統稱「滿洲」。區別在於此後「滿洲」內部,強調主奴之分,以自稱愛新覺羅氏爲核心的滿人八旗權貴,常自謂滿洲,以區別降附有先後的蒙漢各軍旗人。但在滿清征服全國之初及之後,被征服的漢回壯藏等多數民族,均以文化區分滿漢。所謂漢化與被征服諸族恪守傳統文化同義。
您已閱讀23%(338字),剩餘77%(11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