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奇怪,清中葉後的官修政書,如《大清會典》的乾隆版,甚至不提軍機處。直到光緒重修《會典》,才簡單提及軍機大臣的職責。因而人們欲知其詳,不得不求助於清人的野史筆記,如乾隆朝趙翼的《簷曝雜記》,道光間梁章鉅的《樞垣記略》等。他們都曾兼任軍機章京,都留心軍機處的權力結構,都提供了關於軍機處的所見所聞異辭,卻都旨在歌頌今上聖明。因而如趙翼那樣有心揭露二十二史實相的考史學家,述及軍機處的權力變遷過程,仍不惜使用曲筆。
您已閱讀10%(206字),剩餘90%(18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