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心史的孟森(1868—1937),便是民初清史研究的先驅。這位江蘇武進人,在清末留日學法政,顯然注意到明治維新後日本學界關於滿清史的爭論,回國後頗熱衷於「改專制爲立憲」的運動,民初成爲章炳麟、張謇等江浙共和派的圈內人物,當選爲衆議員,參與起草憲法。民國三年袁世凱撕毀臨時約法,解散國會,他也淡出政壇,轉而以清史學家現身。作爲清末民初投身政治改革達十年的過來人,從政期間又有中外法學、財政學、比較研究的多種著譯,他把眼光投向勝朝史,初出《心史史料》(1914),繼出《心史叢刊》(始出於1916年,連出三集),考論都屬清初朝野就疑莫能明的事件,卻能因小見大,令人對他的史才史識刮目相看。例如關於清初科場、哭廟、奏銷三案的考證,至今仍是研究清初文化政策史的一個起點。
您已閱讀19%(332字),剩餘81%(14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