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人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達芬奇家居
關注
「圍剿」洋忽悠
中國獨立時事觀察員陳杰人:一家企業及其產品要想真正贏得市場,歸根結底離不開產品質量、服務水準和市場道德三因素,單純強調洋品牌很可能會成爲「洋忽悠」。
2011年8月10日
中日關係
關注
犧牲民族感情的招商引資
中國時事觀察員陳杰人:中國黑龍江省方正縣爲日本人所立的碑被憤怒的民衆毀壞,說明爲了GDP和短期政績而犧牲民族感情的招商引資,最終還是得不償失的。
2011年8月4日
貪腐
關注
震懾治不了貪腐
FT中文網撰稿人陳杰人:許邁永和姜人傑同日被處決,似乎是決策者希望借「規模處決」震懾貪腐。但現實是,不論殺多少官、殺到什麼級別,都沒能遏制腐敗蔓延。
2011年7月25日
官員
關注
好官帶病工作?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對於那些自殺官員的病情,組織部門如果不清楚,應算失職;如果清楚卻讓他繼續工作,則是對民衆利益的藐視。
2011年7月13日
中海油
關注
中海油「漏」掉了什麼?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中海油瞞報事件表明,中國央企在公開資訊、勇於承認錯誤上,做得遠遠不夠。這體現了管理制度的缺失和官員無需擔責的潛規則。
2011年7月8日
故宮
關注
誰的故宮?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北京故宮居然以私人富豪會所的名義,讓這座早已成爲公衆文化場所的宮殿博物館,重新成爲少數人專享的「紫禁城」。
2011年5月16日
日本大地震
關注
哄搶碘鹽的背後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是否需要瘋搶和囤積鹽?這一個依據常識和理性就可以做判斷的事情。但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讓中國人的從衆心理發揮到了極致。
2011年3月17日
2011年兩會
關注
真的民生不能靠政府施捨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民生」是本次中國「兩會」的熱點話題。中國的民生問題,歷來總是處於被支配的地位,而非出於被真正尊崇的地位。
2011年3月4日
中國人保
關注
中國人保假農業保險的真問題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中國人保虛構保險業務騙取國家補貼的嚴重違規事實,只是當前不少國有大型企業打政治牌、獲私人利的縮影。
2011年1月31日
法院
關注
河南法院錯上加錯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中國上下級法院之間是監督關係而非領導關係。河南省高院對下級法院法官的處分,是用一個錯誤來糾正前一個錯誤。
2011年1月19日
塞車
關注
被限行的外地車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表面看這是在限制購車用車,其實是限制外地人的權益。不管是購車的權利,還是通行的權力,抑或是勞動、受教育、入社保、買房子等權利,到底他鄉都不是故鄉。
2011年1月9日
公民觀察團
關注
錢雲會案中的公民觀察團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在中國引起廣泛關注的錢雲會案中,公民觀察團源於民意,但一旦組成之後,如何在政府立場與陷入集體無意識狀態的民間對立立場中保持中立,已成最大問題。
2011年1月3日
火災
關注
大火「燒烤」上海官員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如果說上海大火曾使生靈塗炭,那麼明火熄滅之後,還有一場闇火,正在燒烤對此事故負有直接或間接責任的官員,甚至,也燒烤著全國官員的神經。
2010年11月22日
死刑
關注
極刑難阻礦難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中國河南平頂山9•8礦難案的兩名犯罪嫌疑人,在一審判決中,因「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處死緩。但類似的極刑處罰並不能真正減少礦難的發生。
2010年11月16日
中國政治
關注
誰在反複製造司法鬧劇?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無論是層出不窮的死刑冤案,還是以下犯上式的亂象判決,這並不僅僅是無良法官制造出來的司法笑話,更是中國司法不獨立的現實縮寫。
2010年11月14日
騰訊與360
關注
騰訊爲何囂張?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僅有龐大的用戶基數,還不足以讓騰訊爲所欲爲,《反壟斷法》成爲擺設化,中國網路管理制度缺失,纔是騰訊以及與騰訊一樣有著高度壟斷地位的網路企業無限囂張的根本原因。
2010年11月3日
包容性成長
關注
中國「包容性成長」爲民企帶來機會?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包容性成長」從經濟學家的新概念,到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正式表態認可,可見「包容性」在中國高層所引發的強烈共鳴,也可見中國高層對當前發展失衡的不滿和擔憂。
2010年10月7日
信訪
關注
安元鼎們的生存土壤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安元鼎們憑藉地方政府的維穩衝動應運而生。在上訪和維穩問題上,地方政府選擇了迴避問題實質而僅從解決上訪表層人事問題的方式,即壓制上訪。
2010年9月28日
中國定位
關注
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溫家寶總理堅持對中國「第三」的排位,涉及到對中國經濟地位的國際認識問題,繼而涉及到中國是否能繼續享受發展中國家待遇的實質問題。
2010年9月24日
國有企業
關注
警惕國企「抱團壟斷」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中國國有企業的「抱團壟斷」,實則是中國國企小團體利益與民衆公共利益嚴重對抗的縮影。
2010年9月8日
死刑
關注
中國經濟犯罪去死刑化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在仇富和迷信死刑心理的雙重作用下,人們很難接受對經濟犯罪取消死刑。但此番中國修改刑法,正加速實現非暴力經濟犯罪的去死刑化。
2010年8月30日
國美電器
關注
杜鵑改判 放誰一馬?
在二審宣判中,中國前首富黃光裕14年刑期維持不變,而其妻杜鵑改判緩刑並被當庭釋放,因此可以參加下月國美電器一次關鍵的股東大會。這一改判有著很重的人爲「雕琢」痕跡。
2010年8月30日
新疆
關注
張春賢的新挑戰
獨立時事評論員陳杰人:考慮到新疆的敏感性,主政該自治區的人必須是讓中央放心,又讓新疆人民接受的優秀政治家。這就可見張春賢在中國高層官員中的地位。
2010年4月26日
2010年兩會
關注
中國「兩會」的利益攻防
獨立時事評論員陳杰人:針對分配不公、司法不公、戶籍差別、醫改樓市、輿論監督等話題,各種政治力量或直白或隱諱的表達,寫就了一幅活生生的中國當代社會利益格局圖。
2010年3月15日
2010年兩會
關注
兩會快評:司法腐敗危害經濟秩序
中國獨立時事評論員陳杰人:從中國司法腐敗的危害來看,這些年來,人們更多地批評司法不公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危害,但相對忽略了對經濟秩序的危害。其實,司法不公對經濟秩序的危害,一點也不亞於對社會秩序的危害。
2010年3月11日
2010年兩會
關注
誰來落實代表的發言權
獨立時事評論員陳杰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將開展專題詢問和質詢,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要保障人大代表的監督權,關鍵在於首先落實他們的發言權。
2010年3月11日
2010年兩會
關注
中國應落實城鄉選民「均選權」
中國獨立時事評論員陳杰人:從四比一到一比一,中國城鄉選民的均選權,確實是一大進步。但是制度的修正,不等於實際上得到矯正,我們最需要保持警惕的,是均選權的「口惠而實不至」。
2010年3月9日
2010年兩會
關注
兩會快評:中國亟需經濟民主
獨立時事評論員陳杰人:一提中國的民主,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政治民主。殊不知,在現階段,經濟民主既更具現實性,又更具可能性。
2010年3月6日
戶籍改革
關注
兩會快評:戶籍改革是公平的基石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中國當前的戶籍管理制度,不僅已經成爲管理者的一塊心病,也成爲社會不公平的源頭。
2010年3月5日
2010年兩會
關注
兩會快評:直面社會分配不公
獨立時事評論員陳杰人:賈慶林承認分配不公正在醞釀社會危機,這是中國執政高層第一次公開直面社會差距問題,體現了政治智慧和解決問題的決心。
2010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