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故宮

誰的故宮?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北京故宮居然以私人富豪會所的名義,讓這座早已成爲公衆文化場所的宮殿博物館,重新成爲少數人專享的「紫禁城」。

590年前的農曆正月初一,北京,喧天的鼓樂響徹新建的紫禁城,身材雄壯,美髯齊胸的永樂皇帝,身著龍袍緩步登上了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賀,從那一天起,在永樂大帝的號令下,明朝正式遷都北京,同時也開始了紫禁城輝煌的文化史。

過去的近600年中,住在這座宮殿屋簷下的24個封建皇帝,如同紫禁城梁間的燕子,一隻只飛去,又一隻只飛來,唯一不變的,就是宮殿的森嚴和輝煌。

對於億萬中國人來說,這座有著600年曆史的金碧輝煌之城,不管是過去稱之爲紫禁城,還是1925年後被稱爲故宮,都是一種象徵——權力與地位的至高無上,以至於直到今天,雖然這座城中之城已經在如織的遊人腳步下年復一年被踐踏著,但很多人仍然以能入主故宮爲特殊的榮譽。

您已閱讀18%(303字),剩餘82%(13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