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鵬文章檔案

城鎮化
中國地方眼中的城鎮化

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易鵬:中國地方政府的公司化傾向,導致其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往往會趨利避害。許多地方政府甚至「揣著明白裝糊塗」,把投資大躍進、造新城都裝進城鎮化的筐子。
2013年8月6日

底特律破產對中國城鎮化的啓示

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易鵬:在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因產業引導的人口遷移正大規模發生。但底特律是一個提醒:大規模人口遷移可以帶來繁榮,也能帶來破產。
2013年7月19日

城市化
新型城鎮化重在制度改革

中國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易鵬:城鎮化只能說是中國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要想從內需潛力變成內需,就必須要藉助改革來推動其實現。
2013年3月17日

城鎮化
城市羣將是中國城鎮化重點平臺

中國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易鵬:從當前各種要素分析來看,要實現中國城市的健康佈局,未來中國城鎮化的主平臺將是特大城市羣。
2013年3月10日

城鎮化
城鎮化並未被神化

中國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易鵬:現在中國出現的很多爭議、甚至批評的聲音,並沒有對即將出任總理的李克強的新型城鎮化思路進行更全面、客觀的瞭解,有些批評甚至建立在誤讀的基礎上。
2013年3月4日

「入世」對今日中國改革的啓示

中國城市戰略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易鵬:推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策層,在當時是承受著巨大壓力的。現階段的中國改革,也需要決策層保持魄力和勇氣,面對各種阻撓改革的挑戰。
2011年12月8日

中國改革新路徑:地方先行

中國城市戰略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易鵬:中央政府頻頻出臺區域發展規劃,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央政府面對改革的層層阻力,將改革的突破點更多寄望於地方的先行先試。
2011年11月28日

房地產
政策市下房價必降

中國城市戰略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易鵬: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是政策市,未來中國房價的走勢和政策密切相關。明年三月之前,房價只有一條降途。
2011年11月10日

拯救「小微」要靠市場之手

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易鵬:從稅收到信貸,一直以來日子不太好過的小型微型企業被鬆了綁、輸了血。但這還不足以讓他們真正發展。
2011年10月30日

高利貸
求解鄂爾多斯危局

中國城市戰略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易鵬:鄂爾多斯的民間借貸危機態勢不如溫州,可以將鄂爾多斯打造成金融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來化解。
2011年10月18日

中國反腐新路徑?

中國財經評論員易鵬:蘭世立實名舉報背後展現出一條快捷的反腐新路徑,那就是新聞發佈會外加微網誌實名舉報。這種新形式的舉報手法可能會給中國反腐實踐帶來多重衝擊。
2011年9月1日

中國《財富》500強企業富而不強

北大人力資本研究所研究員易鵬:《財富》500強是很多中國企業的目標。但61家上榜的中國企業只有2家是民營,這說明了中國經濟國進民退的趨勢。
2011年7月7日

新能源汽車難從花瓶變花旦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新能源汽車唱「旦」角,目前還是車企的一廂情願。若要消費者將新能源汽車當成真正的「花旦」,估計還需十年以上。
2011年4月25日

核電
中國核電爲何擋不住?

北大人力資本研究所研究員易鵬:日本核電事故這盆冷水,給了中國決策層一個巨大的警示。讓中國核電一馬平川的大躍進,改成了一個U型的發展路徑。
2011年3月24日

難以縮短的貧富差距

北京大學人力資本研究所易鵬:十二五期間,收入分配改革很可能難以達到預期目標,貧富差距還有可能進一步拉大。這是過去十年的改革經歷告訴我們的。
2011年3月14日

低碳
中國低碳之路後勁缺乏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中國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試驗,依舊是形似而神不似,中國的低碳之路,除了勉強達成分解指標的數字遊戲外,後勁缺乏。
2011年1月26日

碳排放
中國碳轉移的困境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中國作爲世界工廠,絕大部分的碳排放來自於發達國家對中國的碳轉移。而在減少碳轉移的對策之中,必然還包含著人民幣升值。
2011年1月13日

止跌反彈的坎昆會議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坎昆會議是一種逢低反彈,讓全世界重拾對聯合國主導的多變談判機制的信心,重拾面對氣候變化挑戰的信心。
2010年12月12日

坎昆
「多邊機制」成氣候談判攔路虎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目前的氣候多邊談判執行著一票否決制,只要有一個國家不同意就可以毀掉整個會議的談判進程。坎昆談判面臨機制無效率的尷尬。
2010年12月3日

坎昆
氣候談判的陽謀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低碳陰謀論流傳甚廣,甚至成了發展中國家在坎昆氣候談判中死活不肯做出讓步的重要指導思想。
2010年11月30日

坎昆——難突破的氣候談判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哥本哈根失敗了,不表明氣候談判就到了終點。坎昆氣候會談依舊會不斷推進氣候談判的進程。氣候談判永遠是個接力比賽,也許有一段跑得不好,但終歸還是往前。
2010年11月30日

網路暗戰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不合作,是騰訊的昏招麼?不相容,是網路規則的破壞麼?也許騰訊願意用這樣的對抗來警示那些準備學習360的挑釁者。
2010年11月3日

國美
理性主導國美之爭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獨立股東有83%是支持陳曉的,只有8%是支持黃光裕方面。而出現這種一邊倒的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機構投資者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理性在主導這場權利的戰爭。
2010年9月29日

都是GDP惹的禍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中國總理溫家寶在聯大發言,向世界陳述中國目前存在的種種問題。爲何溫家寶要在此刻告訴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呢?我想主要還是GDP惹的禍。
2010年9月24日

WEF
達佛斯見證中國經濟重心北移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達佛斯選擇中國是因爲中國經濟的優秀表現,而將主辦地選擇在環渤海灣的大連與天津,同樣是因爲環渤海經濟這幾年的優秀表現。
2010年9月15日

國美
國美之爭關鍵在規則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國美控制權之爭,不管誰輸誰贏,都將寫下一個關於中國公司治理的經典案例。其中對規則的尊重,對社會和企業都將有著積極的借鑑作用。
2010年8月24日

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經濟強國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中國的GDP已經超過日本。但面對這種匯率GDP排名世界第二,則需要一種清醒的認知。而從人均GDP來看,中國是沒有多少顏面的。
2010年8月4日

農村醫保等米下鍋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中國財政每年對農村醫療的投入,平均到每個農民身上不到一百元,令「兩會」加大民生投入的議題充滿了尷尬。
2010年3月10日

兩會快評:新瓶舊酒的經濟成長方式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不進行體制性的根本改革,要想實現中國經濟成長方式的改變,調整經濟結構,幾乎不可能取得成功。單純喊口號是永遠實現不了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
2010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