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無疑還是政策市,未來中國房價的走勢和政策密切相關。可以預見在明年十八大前,目前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意味著房價在這個時間段內很有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俄羅斯關於樓市調控首先用了「絕不可有絲毫動搖」的表態,同時要也用了「調節後的房價將使民衆能夠接受,也使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儘管並沒有使用直接使用房價下調這詞,但要想有民衆能夠接受的房價無疑是要房價下調——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溫家寶之所以能夠一改以前用合理這個相對中性的詞的表態,改成包含房價下調的這種相對鮮明的立場,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金九銀十的房地產旺季不但出現了成交量的大幅萎縮,也在部分城市出現了房價下跌的鬆動局面。
出現房價鬆動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去年4月份以來,中央政府推出的號稱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尤其是其中的限購政策,使得了房地產市場出現重要轉機。經過一年半多的雙方博弈,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但沒有做任何讓步,反而更加嚴厲的情況下,開發商們資金趨緊。根據已發佈的三季報顯示,在A股上市房企中,七成房企經營性現金流爲負,超過四成房企淨利潤下滑甚至虧損,80%以上房企負債同比增加。開發商整體現金流趨緊已是不爭的事實。開發商從來不是被利潤所捆在,而是被現金流所捆住。在現金流趨緊的情況下,開發商必須通過加快銷售回籠資金,而降價就是其中一個最主要的選項。所以綠城這種在業內有影響力的開發商都面向阿力巴巴的團購開出了92折的促銷方案,這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降價回籠資金。可以預見這種現象會越來越普遍,也就意味著房地產調控政策部鬆動的情況下,一定程度的降價是一大部分開發商無奈的現實選擇,這也必然會推動房價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