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碳排放

中國碳轉移的困境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中國作爲世界工廠,絕大部分的碳排放來自於發達國家對中國的碳轉移。而在減少碳轉移的對策之中,必然還包含著人民幣升值。

在低碳經濟的主戰場上,中國必須加快製造業結構的調整,很多「高汙染、高消耗、高投入」的中國製造業企業正處於「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據海關10日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72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成長34.7%。其中出口15779億美元,成長31.3%;進口13948億美元,成長38.7%。中國繼2009年後,再次捍衛了世界第一齣口國的地位。中國2010年的GDP增速能夠保持10%以上,出口給力不少。

無疑,改革開放以後, 出口型經濟極大的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龐大的出口型經濟的規模,形成了中國經濟對出口的嚴重依賴性。GDP、稅收、解決就業方面出口型經濟都是棟樑之一。目前,中國與進出口相關的就業人數超過1億人,外資企業直接就業人員達到4千萬人。

您已閱讀15%(330字),剩餘85%(18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