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在由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政府主辦的首屆全球低碳金融高層論壇上,央行副行長易綱指出,通過在碳排放配置限額下進行的碳交易,可以大大減少整個社會的減排成本,而金融機構在碳交易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論是在歐洲還是在芝加哥的碳交易所,銀行、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它金融機構,都是碳交易的主要參與者、做市商,也是價格發現者。
在這個論壇上,國際碳交易之父、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創辦人桑德爾博士,就如何基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指標來設計一個金融市場,發表了演講。
去年11月,中國政府宣佈,到2020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毛額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政府會將此作爲約束性指標納入「十二五」及其後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並將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覈辦法加以落實。
您已閱讀23%(337字),剩餘77%(11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