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之道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再談鐵礦石定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中國鐵礦石現貨價格指數」出現是個有益嘗試。但如何科學地編制指數,使其更客觀真實地體現市場價格,還有值得討論之處。
2011年8月1日
沒有期貨市場就沒有碳交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中國已選取多個碳交易試點省市。在確立碳指標總量規模後,關鍵一步就是讓金融市場,特別是期貨市場,成爲碳價格的發現平臺。
2011年7月4日
美國可再生能源的市場之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中國「十二五」明確提出了「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的目標,任務艱鉅。不妨參考一下美國REC市場的運作方式。
2011年6月20日
再論天然氣定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只有更多液化天然氣供應商和金融機構參與以人民幣定價的、基於中國市場現貨指數的掉期交易,中國纔可能擁有市場「定價權」。
2011年5月16日
臺灣的「減排」探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臺北大學李堅明教授告訴我,臺灣的「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平臺」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建成,至此臺灣的碳交易制度已接近完備階段。
2011年4月12日
開闢鐵礦石定價新管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在全球鐵礦石定價變得更及時透明之際,中國不妨探索以人民幣定價的鐵礦石期貨和掉期交易。這是保護中國鐵礦石用戶的最有效辦法。
2011年4月1日
碳市場試點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碳市場可行性的背後必然是誰先行的問題。無論是廣東的國際化水準,還是森林重慶的指標特色,試點經驗是最要的成果。
2011年3月14日
如何給天然氣定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2011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將實現11%的成長,達到創紀錄的1050億立方米,但中國國內天然氣的定價和交易體系與歐美相比,只能算是剛剛起步。
2011年2月28日
WTI與布倫特:何爲標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全球兩大基準原油價格——WTI和布倫特——本月一度創下每桶16美元的價差。WTI的背離,鞏固了布倫特作爲全球首選的國際原油標尺的地位。
2011年2月21日
航空業減排:狼真的來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從明年開始,中國航空公司進出歐洲的航班都將面臨碳指標的限制,不達標則有可能面臨罰款甚至停航。這給中國航空業提出了新的挑戰。
2011年2月14日
美國低碳城市波特蘭的啓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美國聯邦政府並沒有指定過哪個州或市爲「低碳試點」。波特蘭市的經驗,恰恰在於它是一個來自於市民階層、自下而上的模式。
2011年1月25日
從美國產業轉移模式看中國低碳城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在美國產業的發展轉移過程中起推動作用的,並非聯邦政府「自上而下」的產業規劃,而是本地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和地方政府的配合。
2010年11月22日
加州碳市場即將開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美國加州碳市場所公佈的設計方案中,有一個區別於RGGI設計的重要細節,那就是所謂的offset碳指標。這意味著在2012到2020年期間,2.3億噸offset指標將進入這個市場。
2010年11月8日
摸清碳排放的「家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在今年答覆「碳資訊披露」組織問卷的100家中國上市公司中,只有寥寥幾家披露了碳排放數據。摸清並披露碳「家底」,其實於己於國都有益。
2010年11月1日
解讀中海油入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折戟優尼科後5年,中海油再次「取經」美國。這次以合作而非收購的入美方式將讓中海油獲得更多頁岩氣開發經驗,並獲得收購之外的財技。
2010年10月18日
「一籃子貨幣」如何操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中國已公佈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金融市場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設計出碳強度金融工具,使這個政策「跑起來」。
2010年9月21日
中國碳市場:清潔十二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國際碳交易之父桑德爾博士將一個金融市場的形成總結爲十二步。用在中國基於「強度」減排的碳市場上,他將它們稱爲「清潔十二步」。
2010年9月13日
二氧化硫,如何交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中國在二氧化硫配額交易方面的探索已經進行了十多年,但始終沒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價格信號。山西省即將開始的交易試點值得關注。
2010年9月6日
碳排放的「A型」“O型」之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人有A、O等血型,我把碳排放指標也分爲A型和O型兩種。中國已經成爲O型排放指標的大賣家,但當務之急是從無到有建立自己的A型指標。
2010年8月24日
淺談碳交易模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談論碳交易「模式」,已成時髦,它究竟是什麼?回顧一下「碳交易之父」桑德爾博士過去30年的創業歷程,就能有個更直觀的理解。
2010年8月17日
碳定價:別重蹈匯率覆轍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要讓「碳定價」避免如今人民幣匯率引發的種種齟齬,就要讓它去行政化,由市場調節,不論漲跌,玩家們都找得到金融工具來保護自己。
2010年8月2日
鐵礦石金融化,有「碳」味兒
解決中國鐵礦石價格問題的治本之法,是儘早建立中國本土的鐵礦石定價體系。更重要的是,這將會爲未來的碳價格信號體系探索出一個模板。
2010年7月20日
REC在中國能行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綠色電力證書(REC)制度要求電力企業在其生產的總電力中必須有一定比例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並且這一比例逐年增加。
2010年7月12日
靠市場減排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過去20年中,美國利用排汙權交易,成功將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半。中國研究排汙權交易十多年,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價格信號體系。
2010年7月6日
碳橋何時架兩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最近,在臺灣講學,談碳排放。我專程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欣賞清代沈源版《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畫眼在於「虹橋」,但願海峽兩岸之間看到一座「碳之橋」。
2010年6月29日
關於《碳之道》
黃傑夫,現任美國洲際交易所(芝加哥氣候交易所母公司)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他在美國有17年跨國併購和期貨市場的經驗,領域包括交易所、期貨公司等。曾爲中國證監會撰寫期貨市場發展的報告。現爲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本專欄與《21世紀經濟報導》共享,每週二同時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