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哥本哈根

坎昆——難突破的氣候談判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哥本哈根失敗了,不表明氣候談判就到了終點。坎昆氣候會談依舊會不斷推進氣候談判的進程。氣候談判永遠是個接力比賽,也許有一段跑得不好,但終歸還是往前。

於本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舉行的氣候大會,已經很難再燃去年哥本哈根式的熱情與聚焦。

去年哥本哈根氣候峯會可以說是一場「史上最牛」的會議,但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最終哥本哈根氣候峯會以慘敗收場的時候,全世界對全球氣候談判的前景瞬間轉爲暗淡。在這種暗淡的期許中,《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會議——坎昆,將繼續著乏味的焦灼。

無疑,即使一年過去了,在即將召開的坎昆氣候大會上,要想取得非常大的進展,挑戰依然是巨大的。造成哥本哈根氣候峯會慘敗的各種要素依舊存在:中國爲首的基礎四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旗手歐盟,以及美國爲頭的傘形國家集團,依舊是坎昆氣候大會的主導者。坎昆氣候大會還是三國演義,小島嶼國家聯盟等組織依舊被邊緣化。

您已閱讀18%(338字),剩餘82%(15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