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會召開,政府大談加大民生投入之際,中國衛生部於3月9日通過其網站公佈了2009年中國「新農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最新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09年新農合籌資總額爲944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69億元,地方財政補助資金471億元,農民個人繳費194億元。從這個數據上不難看出,中國財政給農民買醫療費用的總額是740億。
這個數據,平均到龐大的7.59億參合的農民面前,意味著每個農民能夠從政府財政手裏拿到的醫療補貼不到一百元。一百元,連南京周久耕抽的一包天價煙都不及的數據,讓兩會上關於政府加大民生投入的話題充滿了尷尬。這種尷尬來源於:2009年全國財政支高達爲75874億元,而用於中國最龐大的農民羣體的醫療補貼,這個非常重要的民生開支,卻佔比不到百分之一。
雖然到目前,筆者還沒有辦法通過官方的數據查到2009年中國財政總的相關醫療衛生的開支,但是相關數據顯示中央財政用於這方面的開支是1266億元,較上年成長48.2%。以2008年中國財政在醫療方面,總開支達2757億做基數測算,初步估計2009年醫療總開支不到4000億,佔財政總開支的比重大約在5%左右。而在1990年,對醫療投入佔財政支出的比重竟然高達9.6%。這意味著,這些年來儘管政府大喊加大民生投入,儘管醫療投入的總額在增加,但所佔的比重卻在下降。這也間接說明了醫療這個核心的民生問題,在財政開支中的地位是逐步下降的。
您已閱讀30%(599字),剩餘70%(13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