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

中國核電爲何擋不住?

北大人力資本研究所研究員易鵬:日本核電事故這盆冷水,給了中國決策層一個巨大的警示。讓中國核電一馬平川的大躍進,改成了一個U型的發展路徑。

日本核危機給中國當前極其亢奮的核電大躍進潑了一盆冷水,短時間內肯定會影響中國核電的發展,但長遠來看,核電的發展是擋不住的。

在2011年中國能源工作會議上,一個數據的修改見證了中國核電發展極其亢奮的狀態。按照2007年的規劃,到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爲4000萬千瓦,但在這次會議上這個目標被調整爲8600萬千瓦。這種大躍進,是有其背景和原因的。

首先,在國際氣候變化談判過程中,中國承擔了巨大的壓力。中國目前每年的碳排放量是70多億噸, 成爲當之無愧的世界老大。在全球對氣候變化日益關注的背景下,中國要想成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難以給世界各國以交待的。於是,中國在2009年提出了在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標。爲達到這個目標,中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將佔一次能源消費的15%,其中核電將貢獻4%的比重。核電比重的提升是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010年中國已有核電裝機容量1080萬千瓦,一年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700萬噸。這自然給了核電發展巨大的推力。

您已閱讀18%(458字),剩餘82%(20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