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抉擇

日本不再用核電

自1970年以來頭一次,日本將面臨沒有核電可用的局面。儘管日本中央政府還未對電力行業設定清晰的方向,但各地方政府已拒絕重啓任何核反應堆。

德國的核能冒險

霍勒菲爾德爲環境網站「中外對話」撰寫:假如柏林的政治家對核電的危險像對經濟危機一樣敏感,他們便會終止現在激進的能源實驗。

日本可以沒有核電

FT專欄作家戴維•皮林:日本擁有全球第三大地熱資源儲量,以及第六大潮汐能儲量,通過能源節約和發展可再生能源,該國或許可以在20年內取消核電。

FT大參考:日本重建困難重重

福島核電站仍未解決的核危機暴露出了日本政府的大量失職之處。官方承諾保護民衆免受輻射侵害,但在輻射監測不足等問題暴露後,民衆對這種承諾的信任受到了損害。

核電站
核電業的未來領袖

核能行業出現了人才老化趨勢,加上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發生,使一種課程變得更爲搶手——這種課程能夠全面培訓員工在覈電廠管理、運營和技術方面所需的技能。

德國棄核法國受益

FT駐巴黎高級記者保羅•貝茨:如果默克爾打算靠在覈能問題上突然變卦來牟取短期政治利益,她很可能會發現此舉的代價異常高昂。

福島
熔化:日本核危機不容迴避的術語

福島第一核電廠三座過熱反應堆的新情況,已經使日本有關方面無法迴避「熔化」一詞。據信,堆芯燃料熔化的速度與數量,均遠遠超出了最初預期。

人類不應放棄核電

突破研究所總裁諾德豪斯與董事長謝倫伯格:即使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球能源需求也會很快翻番,甚至達到目前的三倍。

核電
切爾諾比利的3個教訓

FT駐布魯塞爾首席記者託尼•巴伯:切爾諾比利事故發生時,我身在基輔,距離災難中心130公里,對於那些日子的每個細節,我仍記憶深刻。

東京電力:大到不能倒?

FT亞洲版主編皮林:沒有東京電力公司,現代日本就無法運行。這意味著這家日本公用事業公司就像歐美大銀行一樣,在政府眼裏「大到不能倒」。

核電
各國對核能發電的態度

美國《旗幟週刊》高級編輯考德威爾:日本核危機後,發達國家對核電的質疑表明:他們希望獲益於核能,卻不希望核電站建在自家後院。但發展中國家的態度更爲積極。

核電
「核能仍是綠色選擇」

作爲一名作家、環保人士以及核能的堅決支持者,萊納斯在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仍然一如既往、堅定不移地支持民用核能業。在接受環境網站「中外對話」 助理編輯博伊德採訪時,他解釋了其中的原委。

投資者對核產業態度日趨分化

有人認爲日本核危機對煤、天然氣和替代能源是利好,也有人認爲可再生能源無法全面取代核能、而且核能比火電更潔淨。

核電
東電向日本政府求助

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將向日本政府請求財務支持。這是3周前遭遇強震以來,該公司首次承認無法自行承擔核事故處理成本。東電股價週三跌至近半個世紀最低位。

第三眼
東京電力應該國有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日本經濟的問題在於該私有的沒私有,該國有的沒國有。這一體制的弱點在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洩漏事故中暴露無遺。

國有化傳聞致東電股價暴跌

東京電力公司股價下挫19%,越來越多人猜測,這家核電營運商可能被收歸國有。嚴重核危機引發的公衆憤怒及潛在的鉅額賠償責任,推動人們作出這一猜測。

核電
福島核電站發生放射性積水洩漏

福島核電站營運商東京電力公司表示,與四個受損最嚴重的反應堆相連的地下維修隧道網已被高汙染積水淹沒,積水接近外溢。

核電
法國要不要放棄核能?

在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洩漏後,法國公衆首次對本國對核能的高度依賴提出質疑,但對法國而言,可再生能源依然過於昂貴,核能行業依然過於重要。

能源業
分析:全球能源業面臨洗牌

日本核危機與切爾諾比利事故雖然不是一個級別的,但它將對核工業和全球能源業的影響將是深遠的。而中東局勢也正在影響著全球的油氣產業。

加州核洩漏的教訓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現在美國正在醞釀核電復興,這個時候,它不僅應該看看日本的福島事故,還應該看看1959年加州核洩露的慘痛教訓。

核電
中國核電爲何擋不住?

北大人力資本研究所研究員易鵬:日本核電事故這盆冷水,給了中國決策層一個巨大的警示。讓中國核電一馬平川的大躍進,改成了一個U型的發展路徑。

核電
東京電力發生了什麼事?

日本首相上週質問東京電力公司高階主管,要求知道東電旗下嚴重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到底發生了什麼?」現在人們該問另一個問題了。

核電
全球核電復興即將夭折?

日本福島核危機已促使各國政府紛紛暫停核電項目的審批。核電業可能會跨入又一個長達20年的嚴寒期。但到底該不該發展核電,似乎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核電
中國核能將走向何處?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中國政府週三決定,暫停審批覈電項目。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羅加認爲,中國在國際核工業發展中舉足輕重的位置,使得這個決定更加具有國際意義。

「善處逆境」的日本

FT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在日本地震和海嘯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並不是大自然的非凡破壞力,而是日本人民的處變不驚。有了他們,日本奇蹟就不會終結。

核電
中國暫停審批覈電項目

日本核危機不斷升溫之際,中國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會議,決定暫停審批覈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專家稱,最可能受到影響的是第二代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