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第三眼

東京電力應該國有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日本經濟的問題在於該私有的沒私有,該國有的沒國有。這一體制的弱點在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洩漏事故中暴露無遺。

前不久,我朋友白鶴鳴在FT中文網上發表了他對福島核洩漏事件的分析「福島災難中的人禍」。文中白鶴鳴對東京電力株式會社的日常運營和事故處理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並曝光了東電招聘「四無人員」進核電站工作的內幕。正如他所預料的,東電已經成了日本輿論的焦點,各方紛紛譴責東電在搶險救災中的失誤和失敗之處。

在技術方面,東電3月27日上午曾宣佈,福島第一核電廠2號機組渦輪機房地下室積水中放射性活度達到每毫升29億貝克勒爾,「相當於一般反應堆運轉時冷卻水放射性物質活度的1000萬倍」。這一宣佈立即被日本及國際媒體廣爲報導,但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員會認爲「數值過高,很可疑。活度如此之高很不正常」,並要求東京電力公司重新做出分析。東京電力公司重新檢測後發現,由於「沒有仔細研究數據」,搞混了兩種元素的比例,其實放射性活度超標10萬倍而非1000萬倍。

在員工的保障方面,備受關注的「福島勇士」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日本原子能保安檢察官橫田一磨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22日至26日對福島核電站工作人員相關狀況進行考察後確認,他們每天只收到發放的1.5升礦泉水1瓶。」後來,據說飲食有所改善,但還是喫不飽,睡覺用的毛毯也很缺乏。橫田又說:「不能這樣對待在如此惡劣條件下工作的人。根本問題在於企業。」企業指的無疑是東京電力,他們肯定不缺錢,但組織和運輸恐怕已經崩潰。

您已閱讀22%(574字),剩餘78%(20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第三眼

一個日本人,用中文爲一個國際化的媒體寫專欄,試圖從「非中國人」的第三雙眼的獨特視角,解讀與中國息息相關的事件、現象和問題。 作者加藤嘉一,1984年生於日本伊豆,2003年4月「非典」高峯時來到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自從2005月4月親歷「反日遊行」開始,在海內外媒體發表言論。2012年8月離開中國,遷往美國,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客座研究員。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