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文章檔案

釣魚臺
在臺灣感受釣魚臺「危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在臺灣,政府與民間對待釣魚臺紛爭的態度截然不同。與我交談的大多數老百姓態度淡漠,並認爲政府只想借「危機」提高自己的公信力。
2012年10月31日

第三眼
美國觀察家眼中的「中國風險」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麻省理工一位學者告訴我,中日紛爭正讓美國觀察人士重新檢視「中國風險」,他們尤其感興趣的是中共高層對待民族主義情緒的態度。
2012年10月17日

第三眼
寫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年之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兩強」格局正在深刻影響中日兩國的民族心理,可以說兩個民族正在打一場「心理戰」,這種敏感心理讓很多外交議題變得更爲複雜。
2012年9月29日

危機中的「資訊不對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中日領土爭端,既受歷史趨勢和兩國內政影響,也有溝通不暢、資訊錯位等「技術原因」,兩國都迫切應對國民做更全面的事實交代。
2012年9月20日

揚州
傍晚的揚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揚州。朱自清故居。他的雕像的眼神使我感動:這是知識分子的本貌,堅韌、溫和、孤獨……用行動說話,挺得住底線,不失去愛心。
2012年5月30日

第三眼
感受疼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我很嫉妒村上春樹的自律與放鬆,自信與理性,自由與孤高。我不得不承認,我已愛上了寫作,並祈禱自己能一輩子寫下去。
2012年5月8日

第三眼
外交與民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在我看來,日本近年來屬於外交弱國,中國則是外交強國。但從米德的觀點看,不能否定中國「出現錯誤決策時沒法糾偏」的可能。
2012年3月28日

第三眼
日本災後一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追悼「東日本大地震」週年。不管從短期還是長期看,影響日本國家戰略走向的三個課題是,去核化、空洞化、老齡化。
2012年3月13日

第三眼
「兩會」有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在一個正常的公民社會里,知識分子的作用是什麼?我想有三種:一是制衡權力,二是啓蒙公民,三是推動共識。
2012年3月6日

倫敦
低效的倫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我作爲來自日本、又生活在北京的人,對於倫敦社會的運轉方式極爲不適應,這裏太慢,太慢,還是太慢。
2012年2月22日

第三眼
警惕「新迎合主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在我看來,西方自由民主模式和以中國爲代表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都難以維持發展水準,它們都在遭遇同一個敵人:迎合主義。
2012年2月15日

歐元區
「崩潰」前夕的雅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我來到了古代民主的發祥地雅典。處於歐債危機中心的雅典市民雖對政府政策不滿,但從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言談舉止來看,我根本無法感受到希臘經濟的崩潰。
2012年2月8日

第三眼
中國走向海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海運佔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絕大部分。多年來是誰在維護中國海上生命線安全,爲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美國海軍的作用不能忽視。
2012年1月10日

第三眼
誰爲中國高鐵負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不管劉志軍爲中國高鐵的發展做了多少貢獻,鐵道部形成「一人負責」的局面肯定是不對的。這是他真正的錯誤。
2012年1月3日

第三眼
日中首腦談什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野田佳彥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日中關係很重要,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符合兩國共同的利益。」此話沒有錯,卻過於抽象。
2011年12月27日

第三眼
「在金正恩同志領導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不管鐵幕背後的平壤發生了什麼,至少北韓新的黨中央已經形成,金正恩的領導地位也被北京承認。北韓會順利實現權力交接嗎?
2011年12月19日

第三眼
中國改革止步2012?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中國既然會在蘇聯解體後迅速地拋棄計劃經濟模式,那麼,在歐洲出了問題後,中國也完全可能會對西方模式進行反思和批判。
2011年12月13日

中國公共外交應國退民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中國公共外交戰略務必「國退民進」,即政府首先需要退一步,頂多提醒每一個公民抱有一顆「自覺」的心,促使民間進一步。
2011年11月16日

第三眼
日本不會成爲下一個歐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國債佔GDP比例比希臘等國還高、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比歐洲還嚴重的日本,會成爲下一個歐元區嗎?日本會衰落嗎?日本會解體嗎?
2011年11月8日

第三眼
轉型的澳門需要開放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倘若澳門真要邁向「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試圖使產業結構多樣化,那麼,開放無疑是前提。
2011年10月26日

第三眼
文化有體制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文化有體制嗎?這是我對中共中央提出「有關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第一反應。
2011年10月18日

第三眼
地溝油的底線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很慚愧,來中國已有8年,現在纔開始認真關注「地溝油」。但從我這個外國人的角度看,地溝油真夠複雜的。
2011年9月20日

第三眼
日本災後半年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我在東京參加日本觀光業復甦戰略會議時,國會議員、地方官員對中國留學生「不回來」的狀況唉聲嘆氣。
2011年9月13日

第三眼
野田爲何能勝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在日本民主黨內的選舉中,打出「脫小澤」路線的野田佳彥與前原誠司等聯合,攜手打敗了民主黨內實力最大的小澤派。
2011年8月29日

第三眼
日本人怎樣看二戰?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這一天在日本被稱爲「終戰紀念日」。對於這段歷史,日本社會的看法並不統一。
2011年8月16日

第三眼
我該怎麼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經過這些年對中國事務的觀察和對日中關係的參與,我想整理一下此刻我的思緒,讓浮躁的心靜下來。
2011年8月10日

第三眼
動車事故啓示錄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隨著劉志軍下臺,鐵道部長帶領各級官員在各地鐵路乘車檢查的新聞也從網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鐵路部門各種要求提高安全性的檔案。
2011年7月28日

第三眼
美國與中國需要相互理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費正清先生在《美國與中國》裏說一句核心觀點:「我們應該瞭解與中國的分歧所在。這是符合我們共同面對人類首要利益的唯一方法」。
2011年7月13日

中共建黨90週年感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我一直很關注中國共產黨與社會主義的關係問題,即執政黨如何處理現實政治變化與意識形態深化之間的關係,以後也會繼續關注下去。
2011年7月6日

第三眼
在臺北思考「愛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我在臺灣期間,每天早上跑步跑到愛國東路和愛國西路,思考「臺灣人如何愛國」。每當碰到臺灣大學的學生,我就會問:「你愛國嗎?」
2011年6月28日

第三眼
「賣國賊」與「愛國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你有沒有曾經扮演過「愛國賊」?在正常國家裏,賣國賊不可能很多,也不會氾濫,但愛國賊卻有可能不少甚至會蔓延。
2011年6月22日

第三眼
寄語青島八件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此刻,青島市官員真正要做的是,代表該地企業和人民,向國際社會呈現,青島是誰,青島有什麼,青島要什麼,青島缺什麼?
2011年6月16日

高鐵
中國高鐵的未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中國高鐵的問題不是競爭力不強,而恰恰是太強了。我認爲高鐵降速和實名購票,都是對其競爭力的人爲限制。
2011年6月7日

大學生如何成爲公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政府在大學裏應該具有最大程度的自信,以最寬容的方式對待年輕人,留給他們成爲公民的時間。
2011年5月17日

第三眼
中國該怎樣辦北大?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最近,許多讀者對我撰寫的北大文章提出批評,他們問我:你說它沒有激發學生的「公共意識」,那你有沒有辦法讓北大成爲中國的哈佛?
2011年5月10日

第三眼
五四感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雖然那一年代的青年有些簡單或極端,但他們心中有燃燒,那燃燒絕不僅僅是爲了個人的一己私利,不僅僅爲了功名利祿、鍋碗瓢盆,迄今爲止,令人欽佩。
2011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