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第三眼

感受疼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我很嫉妒村上春樹的自律與放鬆,自信與理性,自由與孤高。我不得不承認,我已愛上了寫作,並祈禱自己能一輩子寫下去。

村上春樹在最新隨筆集《大大的蕪菁與艱難的鱷梨》(2011年7月,Magazine House出版社)的序言裏寫道,「當集中寫小說時,我是不寫隨筆的,因爲注意力會分散,要把行走中尋找到的素材專門地獻給小說。寫完小說,休息片刻的期間,就可以著手寫隨筆了,把在小說裏沒用上的素材作爲隨筆的切入點。」

他的寫作生活很有規律,始終保持著距離的關懷。相信自律之力量的他是不輕易被外界的雜音所幹擾的,既不失去對社會的關心,也與容易陷入浮躁的大眾拉開距離。亞里士多德稱,無論如何,「人是社會的動物」,村上似乎深知,並體會這一點,雖然我也相信,他也不可能一開始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節奏與生活方式。

這位熱愛旅遊,上學期間結婚,從爵士樂餐吧老闆走向文壇的作家,同時也是跑步家。1949年出生的他,當作家時有30歲,開始跑步則是1982年的時候,坦率說,不早。

您已閱讀11%(368字),剩餘89%(29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第三眼

一個日本人,用中文爲一個國際化的媒體寫專欄,試圖從「非中國人」的第三雙眼的獨特視角,解讀與中國息息相關的事件、現象和問題。 作者加藤嘉一,1984年生於日本伊豆,2003年4月「非典」高峯時來到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自從2005月4月親歷「反日遊行」開始,在海內外媒體發表言論。2012年8月離開中國,遷往美國,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客座研究員。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