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業

風電
歐洲風機在「歐洲製造」上的危機感,就像中國風機一般越來越大

張冬方:歐盟不想在電動汽車上重複太陽能光伏板行業的命運,在風電行業亦然。

減排
美國產油企業效仿歐洲做出減排承諾

隨著投資者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對企業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加上拜登當選後政治現實改變,美國油氣生產商紛紛宣佈減排目標。

2020年能源市場的三大關注點

巴特勒:推動今年能源市場的主要因素將是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中國的石油進口,以及氣候變化政治的影響。

2020年石油市場5大看點

從美國頁岩油產量到石油需求成長放緩,從歐佩克+、美國總統大選到各界對環境的關注,FT記者爲您梳理2020年石油市場看點。

能源業
美國知名投資人仍看好能源行業

雖然今年能源行業表現糟糕,但華倫•巴菲特等知名投資人仍押注能源行業,並預計未來該行業將成爲大贏家之一。

石油
沙烏地石油設施遇襲後事態升級的風險

拉赫曼:雖然當今世界不易受油價波動的影響,但川普、沙烏地王儲沙爾曼以及伊朗領導層全都非常固執,而且喜歡冒險。

能源
在油氣行業工作吧,年輕人!

巴特勒:在能源企業工作的益處之一是眼界高遠。這些公司做規劃時會着眼於30至40年的時間。

能源業
能源行業的世紀關口

馬宗達:能源市場即將迎來百年一遇的轉變,但化石燃料仍佔全球能源消耗的80%。我們必須儘快實現能源轉型。

全球能源市場在十年中的兩大變化

巴特勒:將IEA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與10年前的報告對比,有助於看清能源市場的變化以及碳氫化合物依然穩固的地位。

美國能源企業懼怕中國關稅

美國能源業在中美雙邊貿易中保持著貿易順差,但如果關稅戰升級,美國大部分對華能源出口可能面對25%關稅。

FT大視野:向數據要石油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先進的數據分析方法正幫助整個油氣行業提升競爭力,使化石燃料更能抵禦新能源的競爭。

四大問題左右2018年能源格局

今年的重點問題將集中在:沙烏地局勢能否保持穩定、美國頁岩油產量如何波動、中國能源消耗狀況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步伐。

能源業
能源行業面臨民粹主義風險

巴特勒:能源企業很容易成爲民粹主義者的攻擊目標,它們應該努力證明自己既不貪婪也非剝削者,而不是靜等民粹主義浪潮過去。

能源業
俄羅斯能源業在東方尋找新夥伴

面對西方的嚴厲制裁,本該很難找到資金和合作夥伴的俄羅斯能源行業,在中國和沙烏地找到了新的支持。

FT大視野:大型能源集團紛紛押注天然氣

面對油價低迷、減排要求以及可再生能源崛起,能源巨擘紛紛轉向天然氣,期待這有助於它們在低碳的未來立足。

能源業
神華與國電上報合併方案

合併後公司將成爲全球產能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總資產將達2360億美元,具有無與倫比的與國有煤炭和發電企業議價的能力。

收購
香港鄭氏家族收購澳能源集團Alinta

鄭氏家族通過其私人投資工具周大福集團提出40億澳元的報價,標誌着周大福集團首次試水澳洲能源領域。

中國努力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巴特勒: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規模表明,兩個政策目標在推動能源戰略:打造現代化經濟,及降低對進口依賴。

能源業
未開發石油儲量該怎麼估值?

邰蒂:監管者擔心能源企業資產兩個問題:一是它們是否反映油價大跌影響;二是它們是否反映氣候變化法規衝擊。

電力
綠色和平就中國發電能力過剩發出警告

該環保組織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鑑於發電能力已然過剩,中國在已獲批建設的發電廠上浪費的資本開支將達9000億元。

油價
油價今年能反彈到什麼高度?

英國能源問題專家巴特勒:2016年已經到來。我認爲,今年的油價將會反彈。沙烏地或許會嘗試減產,伊拉克可能會爆發更多衝突,恐怖主義分子可能會攻擊一些重要目標……一切皆有可能,但問題在於,油價反彈的幅度會有多大?

中國能源項目如何佈局「一帶一路」?

FT中文網撰稿人譚浩:都是與能源有關的項目,但因參與邏輯不同,前景也大相徑庭。其中一些符合商業合理性,一些具有政治因素,而另一些似乎只是想搭上戰略大船。

歐巴馬「清潔電力」背後的政治算盤

能源政策專家巴特勒:歐巴馬《清潔電力計劃》不會解決氣候變化這一全球問題,也不會迫使其他國家效仿,但的確有助於界定美國選舉政治方向。

石油
中俄難獲原油定價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原油定價機制是美國、歐佩克、投資者和消費者共同制定形成的,是市場作出的選擇,任何一方想改變目前的格局,都十分困難。

中國將決定世界第三次能源轉型進程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委員會胡森林:在煤炭和石油先後主導人類前兩次工業革命後,一場「去碳化」的能源轉型正在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將在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頁岩氣
頁岩氣革命將拉大美歐差距

FT專欄作家邰蒂:頁岩氣不光降低美國的能源成本,還讓人們對技術創新心懷敬意。歐洲牴觸頁岩氣的時間越長,歐美生產率的差距就會越大,彼此的心理落差也會越大。

FT社評:美國應終結能源保護主義

放開美國能源出口限制,將能源納入《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不僅符合美國的經濟利益,也能幫助歐洲提高能源安全,強化美歐經濟合作關係。

中國
中國能源棋局中的拉美

胡森林、王亞莘:中國去萬里之遙的拉美尋找能源,背後有衆多推動因素。中拉合作是大勢所趨,但也可能暴露在拉美經濟政策的風險下,中方還需提高風險防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