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

伊核衝突、油價與中東的世俗化分野

陳稻田:非世俗化的國家很難發展經濟,相對會處在弱勢一方。本次衝突展示了這種差距,對石油價格的影響可能更小,這意味著宏觀風險下降。

油價
油價高企衝擊全球經濟的三駕馬車

周子衡:油價高企之下,歐洲經濟失速,美國經濟將否陷入衰退與中國經濟放緩也引發關注。中美歐誰能拉動能源需求,誰就將推動全球經濟成長。

汽油漲價推高美國8月通膨

8月美國CPI同比上漲3.7%,潛在使美聯準控制住價格的鬥爭複雜化,儘管核心CPI仍然相對穩定。

G7設置價格上限後,普丁威脅減產石油

俄羅斯領導人聲言不向實施價格上限的國家出售原油。

運輸業
運輸業:燃料漲價將全面影響世界經濟

燃料漲價加上需要飛行更長的航線,將損害航空公司的利潤,同時較高的運輸成本將打擊家庭預算。

石油
中國投放國家儲備原油以抑制價格上漲

這是中國首次公開宣佈要動用國家石油儲備,此舉既是爲了抑制通膨,也可能被視爲對Opec+的警告,後者被批評讓油價過快上漲。

能源
油價跌破每桶70美元 市場擔憂疫情削弱需求

週一油價再次受到拋售壓力,延續上週的大幅下跌,原因是市場日益擔憂新冠病毒Delta變種會削弱亞洲尤其是中國的需求。

股市
看漲期權買入熱潮推動「網紅股」大漲

在看漲期權買入熱潮的推動下,遊戲驛站等網紅股再度大漲。

石油
OPEC+決定5月起逐漸增加石油產量

OPEC+決定5月至7月逐步增產。會議前,沙烏地能源大臣提醒產油國,原油市場的復甦「遠未完成」,美國能源部長則強調「可負擔的」油價很重要。

油價
「歐佩克+」不增產決定令油價提振

「歐佩克+」會議決定不大幅增產,令國際油價上漲。沙烏地阿拉伯呼籲,面對不確定性,要「時刻做好準備」。

原油
油價漲勢如虹 金融市場如何演繹?

蔡浩、李海靜:原油作爲大宗之王,在宏觀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油價進一步上行突破70美元/桶,將如何擾動金融市場?

國際油價3月以來首次漲至50美元以上

布蘭特原油週四升至每桶50美元上方,這是自3月以來首次。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的展開,壓倒市場對石油庫存膨脹的擔憂。

疫苗喜訊推高油價

國際基準油價週二漲至每桶逾47美元的3月以來高點。交易員們押注,如果新冠疫情得到控制,旅遊業和其他能源密集型行業將在2021年復甦。

石油
阿布扎比發現220億桶非常規石油儲量

阿布扎比最高石油理事會表示,該國還發現另外20億桶常規可採石油儲量,使其可採儲量升至1070億桶,位居全球第六。

歐佩克
需求擔憂使油價跌至三個月低點

自上週以來,國際和美國基準油價均下跌近15%,原因是人們越來越擔心世界各地新冠病例再次增加將阻礙能源需求的復甦。

最後的探索:石油行業收縮勘探活動

過去5年,石油巨擘的累計勘探支出下降了40%至45%。新的勘探被社運人士認爲是「對地球的犯罪」,企業只好低調地進行勘探。

石油
歐佩克和俄羅斯擬降低減產力度

自8月起,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將把5月生效的每日970萬桶原油減產量縮減至每日減產770萬桶。

頁岩油
美國頁岩油企業面臨鉅額資產減值

研究表明,隨著營運商開始將油價暴跌的影響計入其資產負債表,美國頁岩油企業今年可能會被迫減記3000億美元資產,這將引發破產和重組。

能源
中國對石油市場發出混亂信號

邁丹:即使中國需求逐漸復甦,也不足以吸收目前的原油供應過剩。在國內需求沒有實質性上升的情況下,煉油廠加工量和原油購買量將不得不放緩。

美國監管機構:負油價可能重現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布通告,建議各交易所隨時準備好「行使緊急權力」,以便在市場出現混亂時暫停或縮減任何合約交易。

一週疫情熱詞:兩會、負油價、消費券

葉勝舟:中國全國「兩會」久拖影響抗疫信心和成效,應儘早確立GDP合理成長區間,「兩會」召開後北京更超脫。

能源
石油ETF減持6月合約 油價再度大跌

世界最大石油ETF週一宣佈很快出售6月交割的所有石油期貨合約,此舉導致美國基準油價暴跌27.7%,至每桶12.25美元。

能源
「布偶與鯊魚」:負油價之戰是如何上演的?

本週初石油市場上演了一邊倒的戰鬥,業餘散戶投資者和日內交易員在最大的輸家行列,頂尖大宗商品交易商和石油基金則是贏家。

能源
川普警告伊朗後油價反彈

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原油需求蒸發。面對這一局面,本週原油價格大跌,但中東局勢再度緊張的前景提振了油價。

能源
油價暴跌給股市敲響警鐘

馬丁:市場在以最清楚、最純粹的方式表明,全球經濟深陷困境,而目前投資者對企業和經濟的復甦可能抱著過於樂觀的態度。

能源
啓示:歷次原油暴跌原因考

蔡浩、呂志剛:隨著全球原油消費國將會盡快擴充庫存,再結合OPEC減產協議,原油「交割恐懼症」將得以緩解,「倒貼賣油」情況不會成爲常態。

石油
沙烏地:油價戰並非長期戰略

由於俄羅斯不願加大減產力度,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上月付諸「震懾」戰略,將油價拉至18年低點。在川普斡旋下,雙方已結束油價戰。

油價
分析:史上最大減產協議爲什麼無力支撐油價?

歐佩克與俄羅斯同意合計將石油日產量削減1000萬桶,但交易員認爲這抵不過疫情期間封鎖措施導致的石油需求減少。

G20
G20石油部長本週將舉行緊急會議

這將是20國集團首次專門就能源問題開會,突顯各方對油價崩盤的深度擔憂。美國敦促沙烏地和俄羅斯結束彼此之間的價格戰。

能源
石油業面對殘酷現實

新冠疫情引發的全球消費下降在規模上相當於歐佩克全部產出,而沙烏地揚言要增加出口,這預示著每桶油價可能跌至個位數。

原油
原油暴跌對中國並非壞事

周浩:國際油價近期暴跌,勢將被載入史冊。作爲最大的原油淨進口國,中國應該是得益者,也有利於在各產油國之間尋找到更多的戰略著力點。

石油
油價將迎來有限反彈

巴特勒:歐佩克國家和其他產油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通過犧牲產量來影響價格。

石油
油價暴跌是能源行業變革的預兆

諾埃爾:油價暴跌之前,已有兩大因素在重塑石油和天然氣市場:頁岩革命和可再生能源革命。油價暴跌只是油氣行業下滑趨勢的預兆。

能源
反覆無常的沙烏地王儲再掀風暴

加德納:沙爾曼王儲在新冠瘟疫期間發動了一場石油價格大戰,可能讓一直爲他撐腰的美國總統改變對他的看法。

能源
疫情影響擴大 油價跌入熊市

布倫特原油週一跌至每桶54.27美元,自1月初以來累計下跌逾20%。歐佩克及俄羅斯擬在12月減產基礎上採取緊急減產措施。

2019年的能源市場有哪些意外?

巴特勒:伊朗制裁、沙烏地石油工廠遇襲以及委內瑞拉內亂都沒對能源市場造成重大影響,氣候變化成爲主流政治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