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

原油
油價漲勢如虹 金融市場如何演繹?

蔡浩、李海靜:原油作爲大宗之王,在宏觀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油價進一步上行突破70美元/桶,將如何擾動金融市場?

能源
德州油氣產業不堪極寒衝擊

極寒天氣讓德州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大面積癱瘓,破壞了全球能源市場的一大支柱,並將美國原油價格推至一年多來的最高水準。

擱淺貨船洩漏燃料 加劇模里西斯環境災難

上月在模里西斯近海擱淺的日本貨船在洩漏約1000噸燃油後,上週六斷裂爲兩截,使更多燃料洩漏到海洋中。

石油
歐佩克和俄羅斯擬降低減產力度

自8月起,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將把5月生效的每日970萬桶原油減產量縮減至每日減產770萬桶。

能源
中國對石油市場發出混亂信號

邁丹:即使中國需求逐漸復甦,也不足以吸收目前的原油供應過剩。在國內需求沒有實質性上升的情況下,煉油廠加工量和原油購買量將不得不放緩。

投資
原油還是寶嗎?——對信託義務的再理解

溫凡:原油寶事件無疑給市場在產品設計、風險控制上敲響了警鐘,同時作爲客戶資產管理人,資管行業對於信託義務的理解,也應有一番再深入的思考。

能源
摸底石油的風險

伍治堅:投資者應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圈,負的石油價格讓一些投資者產生短期投機的衝動,但若不做好調研和風控,投資者反而會承擔更多的額外風險。

能源
啓示:歷次原油暴跌原因考

蔡浩、呂志剛:隨著全球原油消費國將會盡快擴充庫存,再結合OPEC減產協議,原油「交割恐懼症」將得以緩解,「倒貼賣油」情況不會成爲常態。

石油
沙烏地:油價戰並非長期戰略

由於俄羅斯不願加大減產力度,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上月付諸「震懾」戰略,將油價拉至18年低點。在川普斡旋下,雙方已結束油價戰。

原油
原油暴跌對中國並非壞事

周浩:國際油價近期暴跌,勢將被載入史冊。作爲最大的原油淨進口國,中國應該是得益者,也有利於在各產油國之間尋找到更多的戰略著力點。

一場經濟危機或將來襲

康水躍:整個世界猶如一家上市公司,當報表出現失衡而自我修復能力無法解決問題時,經濟危機就來了。而此次,問題就出在全球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上。

大宗商品反彈:海市蜃樓還是煥發新生?

瑞銀陳敏蘭:近一個月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反彈,雖然這種趨勢能否持續尚屬未知,但市場已排除價格暴跌的預期,這對亞洲資產無疑是利好訊息。

油價
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另一面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這一輪油價大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短期內會一次性地表現爲貿易上的獲益,但過度的下跌終將會影響到經濟成長上。

原油
全球石油市場失控?

石油時代的大部分時期,石油生產國組織都在試圖控制油價。然而,自2014年夏季以來,原油價格暴跌,表明原油市場已沒有人能控制得住了。

原油
油價下滑暴露俄羅斯弱點

英國能源專家巴特勒:普丁肯定記得,當年蘇聯解體的一大原因是能源價格暴跌。如果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現在的俄羅斯比那時更弱。

中石油
中國石油業加大原油定價話語權

來自中國的兩家石油交易商本月主宰了中東原油交易市場,更深入參與對中東原油的定價。中國石油業傳統上依賴獨立貿易商採購原油,而今正更多介入石油交易。

原油
FT社評:美國應廢除限制原油出口政策

由於限制出口,美國削弱了自己的原油生產,並幫助俄羅斯和沙烏地提高了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讓美國石油生產商感到難堪的是,讓問題加劇的正是美國政府出臺的監管法規。

油價
油價暴跌讓中國喜憂參半

原油價格下跌,固然會讓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受益,但中國同時也是第四大石油生產國,低油價可能衝擊一些內陸省份經濟,比如大慶油田所在地黑龍江。

原油
分析:原油價格走勢預測爲何相反?

FT大宗商品編輯休姆:雖然美國頁岩氣革命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但總體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產量中斷的影響,而分析師對需求成長也存在著不同看法。

石油
石油供應充足時代或成泡影

獨立能源分析師李維士:最新《世界能源展望》顯示,在市場大肆鼓吹石油充足新時代到來之際,生產石油實際上已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爲艱難,所有人都應爲此感到擔憂。

敘利亞
敘利亞戰爭陰雲引發油價飆升

美國原油價格升至兩年來最高點。雖然敘利亞石油產量無足輕重,但投資者擔憂軍事打擊波及中東其它產油國。

原油
全球可能滑向油價危機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史蒂文斯:國際石油市場的兩個新問題正給石油輸出國組織製造難題,同時可能正在播下石油價格危機的種子。

油價
高油價推動頁岩油生產

只要油價接近每桶100美元,美國頁岩油生產利潤率就非常可觀。即使油價大幅下跌,頁岩油生產商也能把盈虧平衡價格降下來。

石油
尋找石油的代價

曾幾何時,開採石油就像將麥稈插入沙堆裏一樣容易,但現在跨國石油公司必須進軍位置偏遠、條件惡劣的地區,採用的技術越來越先進,開採成本隨之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