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股市在年初的動盪之後已重拾漲勢,這要歸功於人民幣急劇貶值、美國經濟衰退以及亞洲貨幣貶值等擔憂的緩解。然而,這一個月來最出人預料的是大宗商品價格反彈,並推動亞洲股票自1月份低點大幅上漲約16%。
大宗商品是在長達四年的疲軟後恢復「生機」的。此役黃金大漲19%,升至近期高位,且年初迄今跑贏所有其他資產類別。3月份石油價格也創下三個月來新高;工業金屬在鐵礦石的帶動下從去年12月的低位飆升近45%。有些人認爲風暴已經過去,劍指中國建築業活動意外大幅回暖將推動大宗商品持續復甦。
雖然大宗商品價格能否持續走高還是未知數,但市場已排除價格暴跌的預期無疑有利於亞洲資產。尤其是,企業盈利改善、大宗商品相關信用風險減輕,將利好股票。然而,現在還不到舉杯歡慶的時候:目前大宗商品的供應鏈也許比之前更爲均衡,但是多數市場仍受制於供給面產能過剩。因此,大宗商品劇烈波動仍將是股票投資的一個長期風險。
您已閱讀20%(390字),剩餘80%(15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