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努力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巴特勒: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規模表明,兩個政策目標在推動能源戰略:打造現代化經濟,及降低對進口依賴。

不久前,中國宣稱未來4年將投資3600億美元打造可再生能源部門,這會產生何種影響?此舉背後有很多原因,從北京方面日益擔憂氣候變化的衝擊,到降低受霧霾困擾的城市的汙染水準的政治必要性。 然而,這一投資規模似乎表明,兩個密切相關的政策目標正在推動能源戰略:努力成立能爲中國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的現代化經濟,以及決心限制對進口供應的依賴。

更早以前,我在展望2017年前景時曾提出,北京方面或許會設定到2025年實現源獨立的目標。這引起了一系列的反應。有些人告訴我,這樣的政策是不必要的,因爲中國能夠承受無論什麼必要的價格。也有些人不相信中國能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第一個說法肯定是對的。中國買得起,但問題在於,鑑於能源在經濟中的核心重要性,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爲首的領導層是否希望本國日益依賴外國供應。

您已閱讀15%(343字),剩餘85%(19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