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能源業

能源行業面臨民粹主義風險

巴特勒:能源企業很容易成爲民粹主義者的攻擊目標,它們應該努力證明自己既不貪婪也非剝削者,而不是靜等民粹主義浪潮過去。

民粹主義正大行其道。2016年的英國退歐公投和美國總統大選顯示出了一種偏離客觀、理性分析的趨勢。列格坦研究所(Legatum Institute)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民粹主義仍勢頭強勁。這項研究聚焦於英國,但有明顯跡象——從德國大選到波蘭、匈牙利的危險局勢——顯示出,民粹主義浪潮正在波及發達世界的許多地區。對於習慣了基於事實、確鑿證據加法治的世界的企業而言,這令它們極爲不舒服。對於那些很容易成爲民粹主義者攻擊目標的行業(如能源業)的企業而言,情況尤爲令人擔憂。

上述研究證實,人們開始轉向反對開放市場經濟,這一情形是我們幾十年來從未見過的。該研究顯示,民營部門正遭到蔑視,而且被視爲僱員和消費者的雙重剝削者。與民營部門最相關聯的三個詞是自私、墮落和貪婪。「利潤」幾乎成爲了一個與「全球化」同樣骯髒的詞。人們希望對高階主管薪酬進行管控,希望對企業多徵稅。將供水公司、鐵路公司、能源公司國有化的要求強烈,而且不只侷限於左派。76%的受訪者希望對鐵路公司重新實行國有化;77%的受訪者希望政府接管電力行業。這些觀點既來自傳統左派,也來自政治右派。

當然,民營部門某些領域的行爲引發並強化了這些態度。給予高層管理者的荒唐的薪酬獎勵——甚至連接受者都感到尷尬;大獲成功的公司在繳稅方面享受系統性減免;與政府談判(就新核電站合同等問題)時濫用企業權力,只是出問題的一些近期最明顯的例證。這些事例或許是例外,但它們很容易被視爲通例。公衆的反應可能是因爲不瞭解情況或者受到了誤導,但這一點不能被忽視。如果企業搞不清這一問題,它們就有被民粹主義政客樂於駕馭的浪潮壓垮的風險。

您已閱讀42%(675字),剩餘58%(9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